10月9日,视障人士伍千手机响起微信语音铃声,他赶忙在手机屏幕上用食指左右划动。“信息、联系人、电话、应用……”语音不断提醒伍千点到了哪些应用,他又划了数次,当听到语音提醒喊到“微信”后,伍千停下来双击进入了微信。接着,他在屏幕顶端找到新收到的信息,又一次双击进入。“10月8日12时35分、头像、某某信息、10月9日11时48分、头像、玫瑰。”伍千一直往下划,语音不断提醒他聊天框里有哪些内容。
“刚刚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玫瑰表情。”伍千哈哈大笑着说。
这一幕,正是伍千平时与好友信息交流的方式,即在手机上下载“点明安卓触屏软件”,通过软件,能实现智能语音控制手机,包括拨打电话、收取信息等功能。依靠该智能软件,伍千同许多视障人士一样,能畅通无阻地与外人交流。
“我是2019年开始用这一软件的,当时花了249元开通会员。这个软件很方便,遇到图片还能识别上面的文字,再语音朗读出来。”伍千说。经了解,点明安卓触屏软件是国内一款基于安卓手机的读屏软件。
伍千有一只眼睛能感知光线,其好友兼同事刘万却完全看不见。平时,刘万只在工作的按摩店里用手机与外界交流,不轻易到公共场所去,他解释说:“我平常很少出去走动,也没上门按摩,因为外界信息交流不方便。”
“比如坐公交车,站台没有语音提醒,我走过去不知道这个站台有哪几路车,不清楚哪一路车刚刚开走或者即将到站。要是询问路人,有的路人赶时间或者嫌麻烦不会告诉我。”伍千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以下均简称无障碍环境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配备有声、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方便残疾人、老年人阅读;第三十三条规定,音视频以及多媒体设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制造者提供的产品,应当逐步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第三十四条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基础电信服务时,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语音、大字信息服务或者人工服务;第三十六条规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应当考虑残疾人、老年人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
在我市各公共场所,几乎很少有专为视障人士配备的语音提醒。“我市关于信息交流方面的无障碍建设基本上还处于起步状态,有的建设内容几乎没有。”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也表示,其二级机构邵阳市科技馆也未为残疾人与老年人提供一些有关信息交流方面的无障碍设施。
在中国移动(红旗路营业厅)内,工作人员表示有为残疾人与老年人提供的专属套餐,每个月需要19元话费,套餐提供100分钟通话时间与2GB的流量。“但是办理这个套餐的残疾人非常少。”在中国联通(五一南路中心营业厅)与中国电信(五一路店)内,双方工作人员都表示没有提供残疾人专属的套餐服务。
市松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同样感慨道:“现在几乎没人来借阅盲文书籍,馆内还考虑跟市残联合作将书送过去存放供视障人士阅读。”工作人员透露,市松坡图书馆藏有3000余册盲文书籍,可以外借,当视障人士前去馆内阅读盲文书籍时,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辅助阅读。但湘中图书城内的新华书店工作人员说:“店里书的种类已经非常齐全,但没有盲文书籍,看这类书的人比较少,想买的话可能要去网站上找找。”邵阳市广播电视台相关工作人员也证实,其单位拍摄的电视节目没有添加手语内容。
从上述现象来看,我市无障碍环境的信息交流建设仍处在萌芽阶段,信息语音、盲文及手语相关内容建设存在缺口。一位社会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强无障碍环境法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其中。各相关部门与社会则需要加快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步伐,有针对性地投入资金,在各公共场所安装智能语音提醒设备,在图书馆与书店内存储一批盲文书籍,在各类视频与电视节目中加入手语内容等。”
(文中伍千与刘万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