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英雄不朽,家国永念。在和平幸福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愿拼热血卫吾华”的烈士,更加怀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我们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擦亮担当底色,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华章。
追忆红色历史,常思信仰之源,涵养“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爱国情怀。要传承英烈们的浩然正气、卓绝意志。先烈千万,忠魂浩荡。“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祭文,作为刻骨铭心的国家记忆,抒发哀思,寄托怀念,激励生者。“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历史的天空,传扬着无数共产党人的铿锵话语——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焦裕禄的“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余旭的“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陈祥榕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丰碑;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精神传承。吾辈要传承好英烈们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死而后已的坚定信仰和献身精神,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
追寻“榜样力量”,勤思入党初心,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先烈是路标,提醒我们从哪里来,指引我们该往哪里去。陈独秀、李大钊放弃高薪安稳日子,相约建党,点燃“为人民谋幸福”的红色火苗;孔繁森笃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谷文昌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黄文秀以青春和生命践行“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初心百年,历久弥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要学习先辈先烈鱼水情深的为民情怀,始终秉承“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工作理念,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成“履职清单”“成效清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奉献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追随“时代步伐”,广思担当之路,汲取“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力量。大道蕴于历史,伟业成于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擦亮担当底色,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吃苦”“打磨”,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用满怀的激情、昂扬的姿态做好每一件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谱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单位:北塔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