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8日

发挥社区与物业作用 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

聂淑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养老需求,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是将政府、社区、物业等力量集中在一起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服务的拓展与延伸,此模式既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也面临不少机遇和挑战。

“社区+物业”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注入新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不仅是对传统居家养老的提质升级,更是对社区和物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全面、贴心的服务。该模式的独特优势一是整合性和便利性。社区作为老年人的生活圈,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服务设施,如医疗点、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物业企业则直接服务业主,具备较为专业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能够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物业企业还能通过定期巡查、紧急响应等方式,确保老年人的生活安全。二是该模式整合了社区、物业现有的软硬件设施,就地、就近开展养老服务,大大降低了养老成本,有效减轻了家庭养老的负担,让家庭其他成员能够更专注于工作和学习。三是契合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老年人更渴望情感交流和社会认同。社区和物业企业依托先天的地理优势和人缘优势,可以更有效地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为老年人创造社交互动的机会,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提升生活品质。

“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正面临机遇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给养老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是有巨大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老年人口增多带来的是巨大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二是政策支持引导。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初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该文件提出了4个方面的26项举措,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文件指出:“发展银发经济,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服务质量和老年人的权益。三是科技赋能养老。现代科技为“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还为老年人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积极推进“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可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但物业并非专门的养老服务企业,所以养老服务专业性不足、主动参与意愿不强。同时政府、社区、物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也难以确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仍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吸引社会资本、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以确保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养老服务提供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包括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转涉及民政、住建、卫健、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各部门要统一认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发力、高效推进。

“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是一种适应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 2024-10-08 聂淑亮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9605.html 1 发挥社区与物业作用 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