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草木荣枯,转眼秋又至。
一个周日,回家和妈妈到菜园子摘菜,发现园子角落里长有一丛一米多高的紫苏。这些紫苏长出了一串串花穗,花穗上密集分布着一个个紫色的小花苞。它们在秋阳下随风摇曳,紫光闪烁,实在是壮观喜人。妈妈说,春天翻地播种时,这里就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大片嫩紫色的小苗,便将它们留了下来。没施肥,没浇水,也没修枝,任由其自然生长,没想到现在竟长成了这样繁茂的“紫苏林”。“紫苏林”的西边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红薯藤,东侧是果实累累的辣椒茄子树。周边肆意疯长的杂草,在秋风的吹拂下呈现萧瑟枯萎之势。
妈妈知道我是喜欢紫苏的。她采摘了一些看起来还水嫩的紫苏叶子,对我说:“让你爸到塘里钓个鱼,今天可以搞个紫苏鱼吃。”我一听口舌生津,立马来了精神。我老妈可是个“宝藏妈妈”,她对做饭炒菜似乎有着天赋。不论什么食材,只要到了她的手里,就可以变出各种花样来。我顺手连根折了几棵紫苏植株扛回去,打算晒干后泡茶喝。《本草纲目》记载,紫苏有抑菌消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等功用。我没那么多研究,纯粹是因为喜欢它的味道,喜欢在一个安静的时刻,独享清芬。
回到家,发现老爸钓了一条大鲤鱼回来。老妈紧锣密鼓地开始煮鱼,先将鱼煎好后,再用香油、酱油、小米辣、姜、蒜等炒汁。待汤汁微微收干的时候,将清洗好的紫苏倒入锅中,翻炒几下,浇到煎好的鱼上便大功告成。这时整个厨房都是紫苏浓郁的香气。趁热尝上一口,鱼的鲜美嫩滑加上紫苏香,真是人间绝味啊!
吃完紫苏鱼,我把折回来的紫苏杆抱到院门前的梨树下,摘下叶子放在院子里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晾晒。秋天的阳光炽热而硬朗。紫苏在阳光下散发着独特的气息,老爸老妈在屋里小憩……此时时光静默,我的内心安详。
我不由想起紫苏在古代有个诗意十足的名字,叫做荏苒。紫苏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四季变化分明,后来人们透过它的变化感叹时光的流逝,所以有了“荏苒”之名。这几年,父母亲结束了他们的打工生活,回到老家,在乡下守着她们的菜园子和池塘,养鸡养鱼种菜,听鸡鸣狗叫,看日出日落,安度晚年。我们周末回乡,父母扯菜杀鸡钓鱼,欢喜地张罗着饭菜,变化着花样,临走时还要大包小包把我们的车厢塞得满满当当。
时光是静谧的,也是灵动的。在菜园子角落里默默生长的紫苏,看似不起眼,但是只要那么一小撮,就足以四两拨千斤,成为一道菜品的灵魂。
(吴艳红,新邵县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