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

以身作则 多些陪伴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你们赶紧把孩子都接走。作业不写,只知道玩手机。再这么下去,孩子就毁了啊!”8月21日晚,三个子女一进家门,一直是“好好先生”的市民李先生直接爆出了“暴脾气”。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就是手机。

“孩子的假期给了手机”

原来,暑假期间,因为子女们工作较忙,几个孙辈被送到了李先生家照管。孙辈们平时学习紧张,和李先生很少见面,得知孙辈们要来过暑假,李先生很高兴。

然而,没过多久,李先生高兴的心情慢慢被打破。几个孙辈虽然年龄不一,大的已就读初中,小的才上幼儿园,但却有着同样的爱好——玩手机。刚开始,几个孙辈的作息还比较规律,上午写作业,下午看电视、玩手机。但没过多久,孙辈们玩手机的时间就明显增加,甚至晚上玩到很晚才睡,吃饭也是“右边摆着碗、左边摆手机”。每每如此,李先生都是心平气和地劝说,但时间长了,劝说开始无效。“前几天的一个深夜,我睡醒一觉了,听到他们还在玩手机。”李先生实在忍不住,打电话给三个子女,直接“摊牌”。

李先生家的情况不是个例。这段时间,记者从多位家长处了解到,暑假里,孩子们玩手机的时间明显比上学期间长。家长张女士说,女儿从放假开始,就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说是在写作业,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玩手机。“说也说了,骂也骂了,甚至我们还发生了几次争吵,但女儿仍然我行我素。”张女士曾经到女儿的班级家长群中寻求帮助,结果,却迎来了群里家长的纷纷吐槽,称“孩子的暑假给了手机”。

对于孩子沉迷手机的情况,大多数家长表示担忧。李先生认为,长时间沉迷手机,心玩散了,学习自然难以全神贯注,效果肯定也大打折扣。张女士则担心,“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软件里的很多内容并不适合孩子,特别是一些“擦边”“暴力”的内容,容易对孩子的价值观造成影响。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只要适当加强内容监管,孩子假期里玩玩手机也无所谓。“我家一直推崇放养,假期玩手机放松放松也无可厚非,等开学后自然就没时间玩了。”市民陈女士说。

“手机成瘾”危害不小

对于学生使用手机,教育部202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明确要求,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此外,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记者了解到,作为“五项管理”内容之一,在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方面,近年来,我市各学校积极贯彻上级要求,切实规范“手机入校”现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形式,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方面的教育。“在学校,我们可以制定制度、加强教育,让学生不沉迷手机,但到了家里,如果家长没有进行有效监管,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就很容易沉迷手机。”市直某初中学校德育处负责同志直言。

邵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大祥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易慧茗分析,假期里,孩子们使用手机相对较多,其中可能有网络学习、打卡等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但由于期间家长监管的力度有限,而手机中丰富的娱乐内容,如短视频、游戏、小说等,对学生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让他们难以自拔。此外,部分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学生,假期里与同学、朋友们的线下交流减少,转而通过社交媒体和手机游戏来满足社交需求。当对手机的依赖超出了正常使用的范畴,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时,就可以称之为“手机成瘾”。

“手机成瘾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心理依赖,它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花费大量时间在手机屏幕上,忽略了周围的世界和自身的需求。”易慧茗表示,“手机成瘾”危害不小:孩子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近视等问题;因为贪玩手机,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当孩子过度依赖手机进行社交,会降低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形成社交障碍;沉迷手机还会分散学习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等。

给孩子多些关爱与陪伴

今年暑假,易慧茗也接到了多个帮助解决孩子“手机成瘾”问题的求助,其中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李轩(化名)是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由于没有暑假作业,得知朋友们都在玩手机游戏,也就一起玩了起来。母亲想给他布置一些小升初衔接类的作业,李轩却直言:“好不容易有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你们还要给我布置作业,我不想写”。再加上爷爷奶奶的宠溺,李轩开始有些“手机成瘾”,母亲则担心其秋季开学后也放不下手机,非常焦虑。

经过心理学相关评估,易慧茗发现,李轩的手机依赖程度达到“中度”,使用手机的频率高、时间长,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需要调整的。在咨询过程中,李轩画的一幅画引起了易慧茗的注意:这幅“家庭动态图”里,爷爷奶奶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在房间玩电脑游戏,妈妈在房间玩手机,自己也在房间玩手机,弟弟在看爸爸玩游戏。

“孩子沉迷手机,很多时候是受父母影响,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易慧茗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手机成瘾’问题,必须从父母做起,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再和孩子进行沟通,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表,明确每天可以玩手机的时间段和时长。同时,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阅读书籍、学习新技能等,以多样化的活动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最后,父母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与沟通,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易慧茗特别提醒,如果孩子已经对于手机过于依赖,甚至有成瘾的倾向,那么,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逐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让身体和心理逐渐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同时陪伴孩子调整作息,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最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学习和生活计划,明确新学期的目标和方向,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成长上来。

--> 2024-08-28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孩子“​手机成瘾”怎么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7950.html 1 以身作则 多些陪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