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扶兵) 8月22日,湖南大学第十一届“魏源人才计划”实践团赴隆回县滩头镇开展调研活动,实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非遗传承之路和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滩头镇孕育了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滩头木版年画和滩头手工抄纸技艺。实践团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这两项非遗的制作工艺、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当前所面临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滩头木版年画色彩艳丽喜庆,造型古拙夸张,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集热烈、奔放、神秘等文化特征于一身,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滩头手工抄纸技艺在隋朝时代就已经成熟,清代、民国为鼎盛时期。当时,在滩头古镇村村有槽坊,处处闻纸香,曾经被誉为“南方纸都”。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以独特工艺和优质纸质著称,是书法、绘画及滩头年画印制的重要材料,全手工制作过程展现了精湛的传统工艺。
实践团一行先后参观了烟冲村古纸生产基地和福美祥年画作坊,亲眼目睹了古法造纸和年画制作的全过程,深受震撼。通过与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传承人李志军和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尹冬香的深入交流,团员们得知他们对各自的技艺怀有深厚的感情,一直在努力坚守和传承。他们在发扬传统的同时,还积极寻求创新,参与各种文化交流和推广活动,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们。在传承路上,他们面临着传统技艺传承的断层、如何进行市场开发与营销等难题。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他们深刻领悟到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义,也见证了乡村蝶变绘就的振兴新画卷,将学以致用,为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