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易鑫 通讯员 吕奇魁) 8月25日,在邵阳县塘田市镇花洲村的双季稻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在乡间铺陈开来,与青山、村庄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绿色田园画卷。
几年前,由于花洲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闲置土地越来越多,土地撂荒现象也跟着出现。近年来,花洲村将分散的农田统一流转,与种粮大户合作,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双季稻,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实现粮食安全、集体增收、农户受益。
刚开始,一些村民不愿意将土田流转。“租金低”“对土地流转政策不了解”“担心流转后失去基本生活保障”……这些都是村民心里的顾虑。荒地里慢慢长出了杂草,花洲村党支部书记龙小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百姓自己做不了,我们要起到作用。”村“两委”通过走访,耐心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协商出让大部分村民能接受的方式。最后经大家商量,决定将闲置土地通过村里统一流转,连片承包给种植大户。“现在村民1亩田每年交400块钱给种粮大户,其他一切的事都归大户承包,最后等着收粮食就可以了。”龙小桥说。
花洲村村民黄友华的丈夫在外打工,孩子还在上学,她将大部分土地承包给村里的种粮大户李小益,除去要给种粮大户的钱,一年下来还能多挣2000多元。“我们出400元每亩给种粮大户,他收割都是用机器,插秧、打药都是李小益负责,我们家劳动力都没在家,包给小益挺好的,钱也赚到,地没闲着,一年还能拿几千斤谷子。”
“龙书记,我们家的8亩地能不能一起交给大户承包?”村民龙山云最开始不愿意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通过观察其他村民今年早稻的收成,他发现这种方式很好,自己也轻松,还能获得收益,然后主动联系村里。
为了让土地效益进一步扩大,花洲村以“一季烤烟一季粮,打造耕地绿色银行”为导向,探索“一地两用,一地双收”烟稻轮作耕种模式。目前,花洲村共有合作社3家,村集体经济入股的有2家。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让周边700名村民实现务工增收。2023年,花洲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1.69万元。今年上半年,花洲村烟稻轮作销售收入18万元,土地流转收入27.01万元。今年,该村集体经济可望突破150余万元。
龙小桥介绍,目前,花洲村村集体经济种植双季稻面积56.7公顷,有育秧基地1个,能够供秧苗133.3公顷,还有油茶林下经济3.3公顷,主要种植药材以及大豆等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