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以爱与专业守护儿童成长之路

——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欧艳平

邵阳日报记者 傅畅珺 通讯员 龚平

说话温柔却干净利落,质朴和蔼但睿智执着,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该科主任欧艳平每天穿梭于儿童保健评估室和门诊诊室之间,守护患儿的健康,托起家庭的幸福。

“摸摸小肚子、检查小手和小腿、看看皮肤……”8月14日,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诊室里,欧艳平正在用一系列“小动作”,为一名儿童进行发育筛查。她向家长详细了解孩子的情况,结合检查报告分析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并耐心地告诉家长应该如何科学处理孩子发育过程中的问题。

欧艳平说:“儿保科工作涉及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测量身高体重和疾病筛查,也包括儿童的营养咨询及指导、高危儿童的诊治和康复,以及儿童行为发育的评估等,其中每一项工作都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健康,因此,我必须用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每一个孩子带去健康与希望。”

患者刘玉(化名)才满月的孩子不幸确诊了遗传代谢病,需要长期、定期进行治疗随访。出于对疾病的疑惑与对孩子的担心,刘玉起初并不同意给孩子进行治疗,并与家人产生了矛盾。后经过欧艳平的多次细心开导与劝解,最终刘玉逐渐被欧艳平的专业与真诚所打动,让孩子得到规范治疗,得以健康成长。

多数特殊儿童家庭不仅需要面临经济压力,往往还需承受孩子治疗过程中的巨大精神压力,这段过程尤为艰辛。因此,在面对家属不理解的情况下,欧艳平并不会急于解释,而是先耐心地倾听家长的担忧与困惑,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解释病情、治疗的重要性和预期效果。

作为省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家库专家、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委会委员,欧艳平特别关注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岁至3岁婴幼儿,在常规儿童保健服务的基础上,她会通过面对面沟通、家长课堂等方式,向儿童家庭耐心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育儿能力。

作为邵阳市出生缺陷监测技术小组指导成员,欧艳平承担着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检验报告的审核、新筛疾病确诊病人的治疗和随访管理等工作。工作中,每隔3日,欧艳平就要坐在电脑前,逐一审核每一份来自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检验报告。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迹象,对于确诊的患儿,她不仅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还建立了详细的随访档案,并定期跟踪患儿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时发现并干预,能避免孩子因疾病而遭受不可逆的伤害。”欧艳平说。

在儿童群体保健管理工作中,欧艳平时刻以保障儿童生命安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高全市儿童健康水平为己任,她带领团队协助市卫健委加强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和死因分析,规范辖区新生儿死亡评审并加强对评审结果的应用,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防治等急救技能培训,多举措降低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同时,欧艳平还肩负着辖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者的角色。多年来,她狠抓0岁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卫0岁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加强对幼儿园、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保障集体儿童健康水平,加强对艾梅乙暴露儿童的随访管理,控制艾梅乙母婴传播。在欧艳平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市0岁至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稳定在90%以上,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对婴幼儿照护需求的日益增长,欧艳平敏锐地意识到,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于是,她积极探索医育结合的新路径,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的创新。

今年7月,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在市妇幼保健院揭牌成立,补齐我市“育有所托”的民生短板,让全市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实质化。

“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到便捷、专业、连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真正实现‘医’与‘育’的有机结合。”欧艳平对未来充满信心。

--> 2024-08-20 邵阳日报记者 傅畅珺 通讯员 龚平 ——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欧艳平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7595.html 1 以爱与专业守护儿童成长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