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支教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不足,也让我更加明白身为教师肩上的担子之重。”8月2日,刚刚结束一年支教工作的教师杜章华感慨地说。作为市三中的优秀教师,去年秋季,杜章华被选派到新宁县巡田中学支教。一年里,他服从支教学校安排,凭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业务水平,任劳任怨地扎根在这所乡村中学,为学校带来了一股新风。
刚到支教学校,明确了任教班级,杜章华就拿着一份《教师安排表》,马不停蹄地找任教班级的班主任,逐个沟通了解学生情况,详细地做好记录,以便他针对性确定教学方法。
化学,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学科,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往往让学生“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不怕学不会,就怕不敢问。”杜章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提问。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每到下课,总有学生找到杜章华寻求帮助。他任教的班上有一名智力略有障碍的学生,常常需要杜章华讲解四五遍才能听懂,他却没有丝毫不耐烦,总是等学生明确表示听懂后才欣慰地结束讲解,还不忘鼓励他。一旁的班主任原以为杜章华不清楚这名学生的情况,刚开始介绍,杜章华却笑笑说:“第一天上课,就有学生告诉我他的情况了。只要学生肯学肯问,不管讲多少遍,我都高兴。”
由于支教的特殊性,对于支教教师,支教学校一般都不会给予特别多的非教学工作,管理也并不太严格。杜章华却认为,支教教师与其他教师的身份并没有区别,对于支教学校的一些工作,他不但不挑挑拣拣,还总是主动参与,保质保量完成。在学校网格化管理中,轮到杜章华值周时,每节课下课他总是第一时间来到指定位置执勤。学校留守学生多,为了提高家长及学生防性侵、防欺凌和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学校组织教师到学生家中家访,进行入户宣传。杜章华放弃休息时间,清早出门、夜半返校,不厌其烦地向家长宣传防性侵、防欺凌和防溺水等安全知识。
凭借这份敬业肯干,杜章华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与爱戴,巡田中学的教师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杜老师的工作态度让人钦佩。学生生病请假没有来的课,他给单独补上;自己咳嗽得厉害,也没有落下一堂课、一次辅导。”“中心校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时,表扬杜老师的教案结合学生实际、重难点标注清晰、精选例题和习题,学生作业检查认真细致。后来教案送上去评比,还获得了县里的‘优秀教案’呢。”巡田中学的教师们感触颇深。
转眼间,一年的支教工作结束,杜章华感慨万千。他说,他将恪守师者的责任与爱,努力推动两校间的交流和合作,竭尽所能帮助学生们丰满羽翼、助力他们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