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3日

樟树垅茶座

“吊矮子”的快乐

张声仁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万众瞩目。瑞典小将莫雷加德一路过关斩将,打进了决赛,对阵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樊振东长得胖乎乎的,球迷习惯喊他“小胖”。因为他是湖南祁东人,这让喜欢看乒乓球比赛的我更为关注。

第一局,莫雷加德以十一比七先下一城。看他的球风,有当年瓦尔德内尔(瑞典乒乓球运动员)的气势。我的心情骤然紧张起来,冰凉的空调房里,我感觉到手心在冒汗。好在小胖毕竟是见过无数风浪的老将,连来两个十一比九和一个十一比八,将莫雷加德的气焰打了下去,马上进入了决胜局。

在决胜的第五局,小胖很快以九比二领先。这时,我紧张的心情才变得轻松。我一边吃着西瓜,一边欣赏两人的球技。也许是觉得稳控了局势,小胖击球不再凌厉,似乎有放水让几个球的意思。自知争冠无望的莫雷加德,此时紧绷的脸也放开了,打起了表演球,时而放高球,时而摆短,回合越打越多。在小胖一个长球放过来时,莫雷加德童心未泯,削了一个很高的回旋球。球落桌时看上去蹦得很高,远离球桌的小胖没有判断准这是一个回旋球,等他扑上去击打时,球已经回到了莫雷加德那边。小胖趴在球桌上,没够到球,满脸尴尬。看到这球打成,莫雷加德笑了。回过神来的小胖,也会心地笑起来。看台上,所有观众都哈哈大笑,一张张笑脸将紧张的比赛气氛一扫而空,比赛的球馆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看到在国际顶级大赛上,也出现这种“吊矮子”(指一种特殊的乒乓球击球技巧)的球,面对屏幕,我大笑不止。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跟着小舅舅学打乒乓球的往事。

读小学时,每到暑假,母亲总会把我送到外公家去住一段时间。说是暑假,其实很忙,大人们忙“双抢”,小孩子们也会去打下手,帮帮忙。如果碰到雨天,闲下来,读中学的小舅舅就会把堂屋的门板取下来,架在两条长凳上,当作乒乓球桌;然后在门板的中间,用两块红砖垫起一根扁担,当球网。球拍是小舅舅央求村里木匠师傅用做家具时剩的边角料打造的,正反两面滑溜溜的,都没有贴海绵。用这种光板球拍击打,球线路很直,很难出现弧旋。球在门板和球拍上发出咚咚的声音,很脆。

每当球桌在堂屋里搭好时,院子里的一群小朋友就会围过来,叽叽喳喳,欢呼雀跃。大人们远远地站着,指着我们笑骂。那时我们打球的规矩是每人打六个球,谁赢就在场上当“皇帝”,谁输就乖乖地下去。球技很娴熟的小舅舅,根本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尽管他有时让一两个球,我们也不是他的对手,“皇帝”总是他一个人当。因为他有一手绝技——“吊矮子”。他打过来的球,刚落到对面,立即回旋到自己这边。这种球,看上去在桌上蹦得高,等你扑上去击打时,它会走回头路。球打不到,胸脯却被球桌挡住。半个身子趴在桌上,肋骨往往撞得疼痛不已。对这种快速回旋的球,如果不早做准备,无论你长得多高,都会中计,趴到桌上吊着,样子难看,狼狈不堪。每当“吊矮子”成功,小舅舅就会哈哈大笑。而被“吊矮子”的人,一边哭丧着脸,一边揉肚子,说“不算,不算”,要求加打一个球。小舅舅一脸坏笑,说好的好的,让一个就让一个。

我向小舅舅讨教如何才能“吊矮子”。他总不肯传授,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我当时想,如果我也能打出“吊矮子”的球,该多好啊!虽然不能破解小舅舅的绝技,打多了,我和小伙伴们遇到“吊矮子”的球,就情不自禁地将球拍向球丢过去。只要球拍触到球,而且又落到对面桌上,也算击球成功。面对我们这种打法,小舅舅才有所收敛,不大使用戏耍我们的“吊矮子”绝技了。因为小舅舅心痛他的球拍,我们这种野蛮的丢法,容易将球拍弄坏。

后来,我读中学时,体育课学打乒乓球,用上了贴海绵的球拍。体育老师给我们解答了“吊矮子”的秘密。他说,千万别小看这层薄薄的海绵,球转不转的秘密,全在其中。我把小舅舅用光板球拍“吊矮子”的事跟体育老师讲了。老师一脸疑惑,说真有此事,不会吧?他在怀疑我,以为我讲假话。“吊矮子”这种球,一旦被对手识破,会被一板打死,毫无回旋余地。所以,不是大人逗小孩玩,或高手戏耍初入门的人,一般不会使用。它完全是一种娱乐性的球技。

在奥运会这种最高级别的比赛中,竟然出现了“吊矮子”这种娱乐打法,令人莞尔。也许,体育比赛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运动的初衷,让参与的人都身心愉悦吧!

(张声仁,曾任洞口县文联主席)

--> 2024-08-13 张声仁 樟树垅茶座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7318.html 1 “吊矮子”的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