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绥宁伍小文夫妇虽然自己无儿无女,但毅然斥资两百多万元,承包开发荒芜多年的村园艺场

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邵阳日报讯 (记者 马剑敏 郭慧鹏 袁光宇) “你已经七年没有上过山了。你看,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8月10日,中国传统七夕佳节,绥宁县李熙桥镇苏洲村村民伍小文专程将身体羸弱的妻子接到他俩共同开发的村园艺场,搀着妻子四处参观。

1966年10月,伍小文出生在苏洲村四组。1998年底,伍小文开始带着新婚妻子外出打拼。由于两人都有高中文化,加上特别吃苦耐劳,迅速积累了一笔财富。

2010年春,四十出头的伍小文夫妇回到老家,准备一心一意养儿育女。然而经过四处寻医问药,最后一家权威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他俩已经完全没有孕育孩子的可能。

接连半个多月,伍小文夫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有迈出大门一步。

互相宽慰后,两口子心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此时,荒芜的苏洲村园艺场正在发包,伍小文夫妇双双看准该园艺场的发展前景,毅然承包了该园艺场的开发。

“苏洲村园艺场位于该村最高峰煤塘界的半山腰,主要由两口总面积32亩的山塘和460亩左右山地组成,开发价值较高。但荒芜已久,开发难度很大。”李熙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袁小英介绍。

“虽然我们无儿无女,但我们要想方设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伍小文夫妇暗下决心。从签订承包合同的第一天起,他俩就基本吃住在煤塘界上,先后投资210多万元,将原来通往村园艺场的“断肠路”变成“直达路”,并延伸“直达路”,让村园艺场与邻村景区“花千谷”相互贯通;整修了山塘的堤坝和塘岸,实现了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养鹅和塘边养鸡;在园艺场的山地上培育油茶林20公顷、青钱柳10公顷,还在山边、塘边、路边、屋边遍植各种果树。

“开发村园艺场耗尽了我们夫妻所有积蓄,甚至还在银行借了款,但是我不心痛;我心痛的是自从2017年7月我确诊患有‘主动脉夹层’之后,我就退出了开发队伍,所有的开发工作都落到我老公一个人肩上。”伍小文的妻子动情地说。

苏洲村本来就风景秀丽。现如今,有了焕然一新的村园艺场,该村的美誉度进一步提高。每到节假日,人们来到苏洲村蓼水河边的沙滩上休闲游览,还有越来越多的游客登上煤塘界,前往苏洲村园艺场垂钓、野炊、爬山、放风筝……每当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孩子在自己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村园艺场里欢声笑语,伍小文总会默默拍下视频,发给妻子:“看,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多开心!”

短评

永远的财富

曾小慧

伍小文夫妇无儿无女,他们的人生虽有遗憾,但并不颓丧。在得知自己痛失生育机会后,夫妇俩经过短暂悲伤,便重拾心情,勇敢面对现实,眼光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血缘,而是将大爱撒播于广阔的天地人间——将身边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子孙后代,用毕生积蓄甚至贷款来开发曾经荒芜的园艺场,只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一方探索自然的快乐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贯彻落实到日常具体行动中去。伍小文夫妇历经千辛万苦开发出来的,不仅是一处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山水田园”,而且是他们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普通百姓对生态责任的一份自觉。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给予多少。伍小文夫妇的名字,或许不会被所有人记住,但他们的胸怀,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砥砺前行。

伍小文夫妇开发的绿水青山,必将成为子孙后代引以为傲的永远的财富。

--> 2024-08-12 绥宁伍小文夫妇虽然自己无儿无女,但毅然斥资两百多万元,承包开发荒芜多年的村园艺场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7218.html 1 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