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原则更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原则,更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一要盯住总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始终盯住这个总目标,围绕这个总目标来推进改革。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各项改革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对制度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确保各项制度相互衔接、形成合力。
二要注重策略方法,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要注意问题导向,针对当前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改革过程中,要敢于打破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制度或方法,善于建立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观念、制度或方法。既要勇于破除旧有的体制机制障碍,也要及时建立新的制度框架,确保改革在稳定有序中推进。
三要把准方向盘,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在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本制度,推动重要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在根本制度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党的领导制度,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不偏移,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基本制度方面,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重要制度方面,要通过创新来推动改革发展,包括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制度建设的核心原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在制定和完善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确保制度设计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深入了解人民需求、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民主参与决策、保障人民权益、持续优化监督问责方式等,确保制度能够真正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为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稳定的框架和规则,确保改革成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