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在女儿依依出生后的第十六天,我就匆匆地从家乡邵东到了省城的武警部队。从此,在思念妻子的心底深处,又多了一份对女儿的牵挂。
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后,我便拿出女儿在乡下外婆家橘树下玩耍的照片,幻想着女儿的每一个动作和神态。此时此刻,疲劳顿时消失。
终于盼到假期回家。女儿在陌生地直视我片刻之后,就喊了声“爸爸”。一下子呼唤出我的泪水,完全洗掉了我一路的疲劳。
有一次,我和妻子开玩笑:“在部队,我想你和女儿的比例四六分成。”妻子大概误会了我的意思:“我们的女儿多乖,你也应该多想想女儿。”我哈哈大笑:“你是四,女儿是六。”妻子娇嗔地白了我一眼。
每年一次的假期是与女儿联络感情的机会,我却没有充分与女儿巩固感情的时间。假期很快就在领女儿蹒跚学步的欣喜中过去了,我又要在女儿不愿我离去的哭声中上路。看见我提起皮箱,女儿就在她妈妈的怀里向我伸着小手,哭喊着“爸爸不走,爸爸不走”。我也无数次哄骗女儿:“爸爸等几天会回来。”不奏效时,我也瞪起眼睛故意发怒,可心底却在流泪。
可是,在女儿令人揪心的哭声里,我似乎又听到另外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军营训练场上的号声。两种声音交融在一起,震撼着犹豫、无奈的我。妻子眼含泪花对我说:“要不,等依依睡了你再走吧!”我只好在带着泪眼的女儿入睡后离去。
在部队,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友操着不同的口音,描述着归队时他们的孩子那一阵阵眷恋的哭闹声。听着战友动情的话语,我的眼前仿佛出现几十双、几百双甚至上万双纯真的泪眼。于是,我也告诉战友“等孩子睡了你再走”。战友们都说好主意,随后却默默地低下头来,眼中泪晶晶的。
就这样,我不知几回几乎误了车次,不知几回回头张望。只因为,要等女儿睡了,我这个当爸爸的才能走。
时光匆匆,女儿长大有为,我却渐渐老了。每当回忆起女儿渴望爸爸能留下来时的目光,温暖和力量便浸润我的全身。如今,在女儿面临困境时,我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她最坚实的支持;在女儿取得成就时,我会由衷地感到骄傲和欣慰。这份深厚的父女情,温暖而珍贵。
(鲁闻恋,国际战略问题研究员、军事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