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开始在山中教书。天气晴好时,这里群山碧翠,白云浩荡,而我最爱走进这迷人的景致当中捡石头。
山中溪流蜿蜒,水质清澈。水中的石头更是历经岁月的沉淀、激流的雕琢,形态奇美,纹理生动。那时,我的住房里有书籍、有野花,就缺好看的石头了。
每日放学后,我就会走进学校旁边的斜溪江捡石头。虽叫“斜溪江”,也不过是条从深谷中远远流淌过来的一条溪。这条溪水中落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有鹅卵石、黄腊石、萤石、松皮石等等,五颜六色,形态各异。还有很多大石头也在溪水中错落,有的是一把石凳大小,有的像石桌一般宽平。它们年深月久地站在溪水中,身上长满了油绿的青苔。还有一棵棵小小的水菖蒲,充盈着一种拙朴又原始的美。
我总觉得,这里的每块石头都很有生气,像是有了灵魂一般,更是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我时常来这里捡石头,还把茶具带来,在长着青苔的大石头上喝茶赏景,闻菖蒲香,听溪水潺潺。
溪水里的石头,我觉得个个精致,颗颗斑斓。只是每次捡太多,搬都搬不回去。有时会碰到学生路过,赶紧把他们叫住给我搬石头。他们很乐意,但也很奇怪,觉得这石头又不值钱,还黑不溜秋的,能有啥用?他们不知道,捡石头的时候,是我最放松、最愉快、最贴近大自然的时刻。每当此时,我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能感知到大自然的爱恨嗔痴。
有一年暑假,教师需要进山中学校轮流值班。一天,我早早来到学校。保安却告诉我停电了,让我去山中四处走走。于是,我来到斜溪江,在一棵很大的枫杨树旁坐下。枫杨树冠浓密,把灿烂的阳光隔开,在石桥和溪流上,罩下一大片阴凉。此时,蝉鸣声响彻云霄,清风一阵阵吹来,溪水哗啦啦流着,清凉晶莹一片。
坐了一会,我便跳进清凉的溪水中,捡好看的石头。这一次足够尽兴,我沿着这条斜溪江,溯流而上,一直到人迹罕至的上游。斑驳的树影下,莹亮的溪水里,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睁大眼睛,在溪水中搜寻,小鱼小虾不时从脚丫间窜过。我一路寻宝,捡到很多好看的石头,心中涌出无尽的喜悦。
爱捡石头的我,也深深影响到了我的两个孩子。他们无论去哪里玩,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捡一大兜石头。只要他们认为好看的,统统都会送给我,还会别致地摆在我的桌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的学生也被传染了。有一次,我丢失了一块如玉般纯净的萤石。我拿那个石头的照片给学生们看,让他们给我找找。第二天早上,学生们捡了很多石头,摆在讲台上。而其中有个害羞的男孩,悄悄把我叫到一边,神秘地递给我一块石头,说道:“老师,你掉的那块石头,好像就是这块,我把它送给你!”说完,他便一溜烟跑了。
其实,在山中捡石头的不止我一个人。山中有许多人能从水中掏出宝来。他们捡的石头,那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有一次,我带了几个朋友来山中游玩,碰到了一个捡石头的熟人。他很热情地给我们指路,还邀请我们去他家中观赏石头。他是个单身汉,朴实的家中,就一张床,还有一个衣柜,但是地上摆满了石头。他爱好收藏石头,也靠石头赚钱。我朋友看到喜欢的石头,问他多少钱。他直接将石头送给了我朋友,还细心地给他抬上了车子。
我在山中生活的这些年,也捡到了一些很有观赏价值的石头,如今它们都摆进了我的书房。这些石头留存着我在山中生活时的气息、记忆、悲喜,以及那时的理想、那时的信念。
(陈诗悠,新宁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