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1日

“蔬”写盛夏好“丰”景

邵阳日报记者 黄云 通讯员 许爱玲 张媛媛

7月15日,邵东市双凤乡山水村的各处田地里,豆角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忙着采摘、打捆、转运,干劲十足。

“这几年豆角种得好,保底收购更不用愁销路,多亏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为我们忙前忙后。”正在转运豆角的村民刘学功一边说着,一边神采飞扬地展示他采摘的新鲜豆角。

村民刘民清接话道:“种植豆角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还有公司提供种苗和肥料。我看种植大户刘先荣去年的收益很不错,今年我也种了1亩,目前豆角长势很好。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哩!”

近年来,在我市水利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山水村打破传统产业老路子,推行“产业富民”新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现种有定向、销有方向。

“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销路问题。”市水利局驻山水村第一书记曾益军回忆道,“去年我们与湖南好山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约定由承包公司负责提供种苗、复合肥、农药等种植所需的物资,并培训相关种植技术,保证种苗成活率达90%,作物成熟后按照高于市场价的2.8元/公斤保底价收购。但是收购价高,公司的收入就没法保证。为了能与公司继续签订合同,我们又来回奔波,在已有的20万元移民帮扶资金基础上向政府额外争取了20万元帮扶资金作为收购补贴,这才解除了乡亲们的后顾之忧。”

对于一些承包商也难以解决的种植困难,驻村工作队带领村里的种植能手,多次登门向邵东市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如今,山水村的豆角种植规模已超16公顷,4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便可以采收,采收期约2个月,预计总产量可达到15万公斤左右。

乡村振兴靠产业。为了引领山水村百姓走上致富路,驻村工作队又将目光转向了红薯加工等特色产业。

“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只要是能增加群众收入的产业,我们都要试一试。为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在路上。”谈起山水村未来的发展,曾益军信心满满。

--> 2024-07-21 邵阳日报记者 黄云 通讯员 许爱玲 张媛媛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6089.html 1 “蔬”写盛夏好“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