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4日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我市以“链”聚势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李洪夜 徐翎丰

6月22日,在邵阳市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上,邵阳经开区与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邵东天宏药业大健康项目等4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金额3.5亿元。这是我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大健康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大健康产业振兴发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春天之旅”。我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突出发展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大健康产业发展硕果累累。2023年,我市大健康全产业链产值达152.37亿元,大健康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链”上开花

中药材从主产地到产业链

盛夏时节,在新宁县靖位乡,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为玉竹打草、施肥、驱虫。集中连片的药用玉竹青翠欲滴、植株繁茂、生机勃勃。

自古以来,我市就有“宝庆无闲草,佰仟皆药香”的美誉。中药材种植生产历史悠久,蕴藏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独特优势,具备雄厚的产业发展天然基础。

邵东廉桥中药材交易市场是国家最早审批设立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有“南国药都”之称;隆回县是我国最大的山银花生产基地县(市),占全国总产量的53%,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药材品种达2800余种,现有中药材面积7.35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在全省十大栽培药材中,我市有六个品种,分别是:金银花、玉竹、百合、白术、白芍、薏米,栽培面积均在6666公顷以上。

我市中药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前列。这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优势。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聚力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逐渐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科研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将中药材由主产地变为产业链。

我市建立了金银花、玉竹、龙牙百合等中药材产业园区,依托园区带动中药材加工业发展。邵东市在廉桥镇规划了3平方公里的医药工业园区,区域内和周边集聚了多家中医药加工企业,形成了初步的加工和销售产业链。隆回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金银花初加工产业集群,初加工厂达96家,推广无公害机械初加工设备1000余台套,实现了金银花无公害加工。隆回县还不断提升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积极推进金银花产品深加工。其中,湖南盛世丰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建成投产金银花双抗素和金银花生物活性饲料,两项目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是省制造强省重点支持项目、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项目。

目前,全市已划定了以邵东、新邵、隆回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建成22个市级以上中药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邵东市龙石山铁皮石斛产业园、隆回县小沙江镇金银花产业园等11个中药材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园。

向“新”而行

生物医药产业“热辣滚烫”

在湘中制药生产车间内的全自动化设备生产线上,一颗颗药丸正被有序装进药瓶。这条丙戊酸镁缓释片生产线拥有全国领先技术。

湘中制药是全国最大的抗癫痫药物生产基地,其主导产品丙戊酸钠、丙戊酰胺、丙戊酸镁及其制剂,均为国内首创,丙戊酸系列产品更是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80%的市场份额。

作为邵阳制药行业的领头羊,湘中制药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曾一度黯然失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湘中制药确定了“精特专”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重新定义公司发展内核,并注重推动专利成果转化。从专利的研发到成果转化生产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助推了湘中制药攻克一个个难题。目前,湘中制药的新品布南色林片已经获批上市,未来两年预计有5个新产品上市。“企业的生命线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湘中制药没有今天。”湘中制药总经理曾顺表示。

创新一落子,发展满盘活。目前,邵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中成药、制剂等类别产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企业14家,2023年全年总产值26.44亿元。产值过5亿元企业1家(湘中制药)、产值过亿元企业7家;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湘中制药、中南制药、玉新药业、科瑞生物、飞力格),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湘中制药、玉新药业、科瑞生物)。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2个,总投资达到25亿元。

筑巢引凤

增强医药产业“强磁场”

快马加鞭“筑巢”,为产业发展“引凤”。6月22日,在邵阳经开区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宝东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在一片轰隆声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操纵着挖掘机、吊车等各项施工设备,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高效。

邵阳经开区医药产业园规划用地总面积为392.99公顷,产业园定位为“大湘西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邵阳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源”,产业主要为医药原料产业、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其配套产业。

“产业园已签约企业3家。”邵阳经开区人员介绍,目前华润双鹤湘中制药原料药生产基地正在办理报建手续;宝东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正在进行基础建设;玉新药业项目用地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医药产业园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60亿元,税收6亿元。

除全力改善“硬环境”外,我市也在不断加强“软环境”。

“我们之前对比过南京、海南、山东的相关政策,邵阳给予的‘一事一议’政策综合优惠幅度更大、更优,并且都一一及时兑现,有些还提前兑现。”宝东制药董事长李君彦说。宝东制药与邵阳的“成功握手”,既源于邵阳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齐全的医药产业配套设施,又源于邵阳当前良好的营商环境与发展机遇。

目前,园区在已出台厂房建设、购买、租金、外贸等补贴政策之外,还专门为医药产业园量身定制了《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创新政策措施》,在新品投放奖励、固定资产投资奖励、厂房租赁补贴、平台建设奖励、发展壮大奖励、对外交流补贴6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每一条都有真金白银,每一项都是诚意满满。“最优环境”方能引来“最好项目”。2022年园区营商环境在全省138家园区中排名第2位。

“我们承诺用心用情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以赴为项目落地发展提供土地、厂房、资金、用工、居住等最周全的要素保障,努力实现引商、安商、稳商。”邵阳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文龙表示。

伴随一个个区域产业集群科学布局,一批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正酣,邵阳大健康产业正蓄能起势、阔步前行,迸发出跃然向上的勃勃生机。逐浪大健康产业新蓝海,发展壮大大健康产业,邵阳恰逢其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 2024-07-04 邵阳日报记者 李洪夜 徐翎丰 ——我市以“链”聚势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纪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5231.html 1 大有可为 大有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