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窑了!”6月26日下午,在大祥区学院路的一家紫砂工坊里,一件件造型别致的紫砂壶、紫砂盆、紫砂茶杯被依次捧了出来。“这一窑的作品在器型、色泽、润度、颗粒感等各方面都达到理想效果……”看着新鲜出炉的紫砂器皿,邵阳紫砂手艺人陈立华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悦与兴奋。
作为在邵阳本地从事纯手工制作与烧制的紫砂艺人,陈立华师从国家级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惠海勤和宜兴全手工制盆传承人余墩金。近年来,他专注于传统紫砂器具的研究,并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风格,深受广大紫砂爱好者喜爱。
见心抟砂,是情怀也是信仰
陈立华与紫砂的缘分,还得从17年前说起。
2007年,陈立华是邵阳市自来水公司一名职员,受妻子的影响,他开始接触茶叶。闲下来时,他积极学习茶文化,了解到紫砂器具兼具实用性、艺术性和艺术收藏价值于一身,是富含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瑰宝,开始对紫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感受到紫砂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后,越发入迷并萌生了制作紫砂器具的念头。“起初,我对紫砂工艺一无所知,只能借助网络教程自学。”陈立华笑着说:“刚开始满怀热情,但由于把控不好湿度和工艺,做出来的紫砂器具变形严重、烧制后经常开裂,那时还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
在妻子的鼓励支持下,陈立华前往江苏宜兴学习紫砂壶制作工艺,希望在泥土与火焰的交织中寻找人生的另一种可能。2016年,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幸运地认识并拜师于国家级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惠海勤和宜兴全手工制盆传承人余墩金的门下,开始了自己的陶艺生涯。
陈立华说,学习紫砂传统制作技艺并非易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入微的把控。就拿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来讲,它从构思、拍泥片、搓嘴把、制盖子、拼接到烧制等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前后需耗时近一个月。另外,由于紫砂材质和成型的特殊性,在制作时,冬天时不能开暖气,夏天无法开空调,所以整个制作过程是很辛苦的,非常耗费时间和体力。同时,陈立华不仅需要对艺术美学不断钻研,还要学习中国历史文化,他认为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创造“融”进作品里。
“我们花这么多的时间制作出来的紫砂作品,其意义不仅仅是这个作品的本身,更多是它承载着的精神内涵,这才是我想要守护住并传承下去的东西。”对于陈立华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熔古铸今,注入灵魂与温度
打泥片、围身筒、上底片、做壶把……这是陈立华每日下班后忙碌的场景。
在陈立华的工作室里,陈列架上摆满了各种形态、颜色不一的紫砂作品。这些年,陈立华一直坚持纯手工做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领悟了陶艺的精髓,掌握了纯手工制壶的技艺。就这样,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和敢闯的韧劲,他的手艺日益精进,作品也充满了灵性。
远在浙江的朋友通过茶叶了解到陈立华的紫砂作品,要其特意为自己定制了一把紫砂壶。他说陈立华的壶“会说话”,是真正的用心之作。之后,他又特意来到邵阳,和陈立华共同探讨紫砂文化。“在制作这把壶的过程中,我和紫砂产生了亲密的对话,因此壶就有了我的思想。”陈立华十分自豪:“只有真正纯手工制作的才能称之为作品,是赋予了制作者灵魂在里面的,所以每件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思想。”
陈立华认为,紫砂作品的制作过程,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展现,更多的是思想与紫砂之间的对话,是守艺人的执着坚守,是传统文化千年来传承给世人的价值所在。在他制作的诸多紫砂作品中,有一只紫砂花盆颇为特殊。该盆由31片紫砂泥片拼接而成,摹古李鸿章盆,制作工艺堪称紫砂盆中的天花板级别。盆脚采用外翘翻足,转角圆润自然,制作难度相当大。陈立华经过不断打磨研究,最后历时8天完成,整个盆身看起来既规整大气又灵动隽逸,获得来往观赏者一致好评。
从事紫砂创作8年,陈立华从不间断对紫砂艺术的探索和追求,累计创作了百余件紫砂作品。其作品风格洗练精巧、端庄秀丽。无论是素净的传统器形,还是创新的形制,均造型简洁端庄,线条周正流畅,令广大紫砂爱好者赞叹。
守艺情深,另一种承载体现
一直以来,这是陈立华的一个心愿:把真正的传统紫砂文化带回家乡、传扬出去,让更多真正喜欢紫砂文化的人能近距离接触紫砂文化。多年来,他一直在完成这个心愿。在陈立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也和他一样,正将自己更多的时间投入紫砂的学习制作中。
为了推广紫砂文化,陈立华带着自己的紫砂作品积极赶赴各地的茶博会之约。他通过精美的展板、生动的视频以及专业的茶文化解说,向大众展示了邵阳茶叶的独特品种和品质以及紫砂作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紫砂与茶生活实用性的融合有了全新的认识。
秉持着传承紫砂文化的信念,陈立华在钻研和创作的道路上求索钻研,坚持不懈。早些年,陈立华曾经想在紫砂作品上刻上“宝庆八景图”,但由于疫情搁置下来了。“既要还原,还不能失了邵阳特色。”他认为紫砂壶不仅仅是一种器皿,更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在壶身的雕刻中,常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元素,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而有了邵阳特色的紫砂作品,就赋予更深刻更浓厚的本土意义。
这些年,陈立华的紫砂作品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欢。为了让紫砂技艺得到更广泛地普及和推广,他热心为同仁传授技艺、分享经验,陈立华的行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份责任和担当。他坚信,紫砂文化一定会被传承得越来越好,也会有更多的承载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