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擦亮生态底色 建设和美乡村

——北塔区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助力枫江溪实现蜕变

邵阳日报记者 黄云 通讯员 秦帅彬 李志新 实习生 唐锦添

“现在的枫江溪真是大变样了,成了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尤其是两岸新修的堤坝,就算是最近连续的下雨天,我们也不担心洪水会把沿岸的路冲垮。”6月26日,北塔区田江街道的居民目睹治理后的枫江溪河美水清岸洁,很是满意。

精准施策,水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北塔区枫江溪是资水一级支流,河道起点为北塔区陈家桥镇李子塘村,河道终止点为北塔区田江街道丰江社区,主河道全长12.3千米。曾经的枫江溪由于流域沿线农村无配套污水管网和其他处理设施、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不足、部分村(社区)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和堆放、水库退养不彻底等原因,导致水体及河道两岸污染较重,枫江溪水质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沿岸居民。

2021年以来,北塔区以防治污染为抓手,实施了水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同时全面强化“河长制”,聘请专业技术团队,聚焦水资源、水域岸线、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执法监管六大任务,对枫江溪流域进行全面体检。查清各类污染源,因地制宜,制定“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开展河道治理、清淤疏浚、岸坡防护、排污口截污改造等一系列河道治理工程。通过查清源头、精准施策,枫江溪水质实现稳步提升,黑臭水体已彻底消除,河道源头及沿线水库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河道重要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昔日的“臭水沟”变身“美丽河”,呈现出全新面貌。

标本兼治,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6月23日,田江街道组织党员代表和保洁员对枫江溪内的水草、垃圾进行打捞,对两岸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河道清理现场,年过五十的保洁员周兰(化名)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垃圾最密集区域的清理工作,她干劲十足、手脚麻利,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清洁工作。街道干部、社区干部也积极投身到保洁工作中去,手拿铁锹和扫帚,对河道旁的生活垃圾、杂草等进行清理。

近年来,北塔区高质量完成枫江溪河道划界工作,以河库“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督促各镇(街道)加密巡河频次,及时清理河道沿线及周边堆放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垃圾等。突出抓好农业节水工作,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等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制定北塔区年度农业灌溉水量分配方案和用水计划,严格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有效促进了灌区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为区域粮食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共建共管,水生态屏障持续筑牢

“以前的枫江溪沿岸有很多养殖大户,禽畜粪便经常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内,臭气熏天,严重影响周边百姓的生活。”北塔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北塔区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改提质工作,全面实施枫江溪沿线入河排污口禁止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一般限制排污分区管理措施,通过推行水库禁养政策,减少畜禽污染,确保水库水质长期达到Ⅱ类水以上;同时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前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达到100%。

硬件设施配备到位,日常监管也不能少。依托河长制工作制度,北塔区设立综合执法机制,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依法治水,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河长+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形成了有效的监管和执法体系。在落实区、乡、村三级河长职责的基础上,加强河道管护队伍建设,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河道管理保护工作,推进基层“两长两员”(河长、警长、办事员、巡河保洁员)工作体系建设,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深入企业和社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树立河长公示牌,公开公示河长电话,出台《北塔区河湖长制社会监督举报奖励办法(试行)》,主动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让老百姓看到问题及时反馈,让社会群众一起参与到河长制的工作中来。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出发点,集中力量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努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邵阳。”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 2024-06-27 邵阳日报记者 黄云 通讯员 秦帅彬 李志新 实习生 唐锦添 ——北塔区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助力枫江溪实现蜕变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4909.html 1 擦亮生态底色 建设和美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