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非遗研究

无价的瑰宝

——邵阳布袋戏浅谈

刘绍雄

邵阳布袋戏,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糅民间音乐、戏曲表演以及雕刻、造型艺术等诸多艺术形式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其表现形式多样,生动传神,深受邵阳人民的喜爱。

邵阳布袋戏的起源,一说源于元末明初江西地区刘氏祖先刘胜公。因逢战乱,他辗转流落到邵阳地区燕窝岭定居,靠沿街表演布袋戏为生。自此,刘家将布袋戏作为家传谋生技艺,代代薪火相传。二说邵阳布袋戏鼻祖乃刘光源。《湖南戏曲史探》一书,详细介绍了此种起源说法。据书载,邵阳布袋戏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系邵阳县白竹村刘光源所传。三说由邵阳当地人刘氏创制。据说最初掌握布袋戏技艺的民间艺人,均为刘姓,并且同宗同族……

邵阳布袋戏,属于一种偏小众的地方性戏曲艺术,整个表演过程完全由一人操作。艺人所有的演出道具就集中于一副行李担子里,选择好演出地点,用土布围出一个小的演出区域即可开演。布袋戏不需要复杂的背景,由艺人在帷帐内操纵木偶,并负责演唱。布袋戏多以爱情、劳动、神话传说等为主题,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唱词贴近现实生活,简单易懂,这也是邵阳布袋戏能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

邵阳布袋戏和祈剧的唱腔具有共同特点,除了丑角、旦角以真声演唱之外还需要真假声转换与结合。具体的唱腔包括乐蓬船调、南路快板、南路慢板、北路快板、北路正板等。从曲调来看,邵阳布袋戏不仅优美动听,还夹杂有一丝粗放豪迈与幽默诙谐,曲调结构短小凝练,充满乡土气息。

邵阳布袋戏使用的伴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镲、小鼓、大鼓、大锣等,偶尔也会使用二胡。这就要求艺人不仅要熟练掌握多种乐器,而且要灵活运用。

当下,要推动邵阳布袋戏的传承发展,就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如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契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在唱腔方面可以尝试吸取其他戏曲剧种的唱腔特点,比如京剧、昆曲、花鼓戏等,甚至也可以借鉴现代流行音乐,从而使邵阳布袋戏在唱腔方面更加丰富,情感表达以及演唱节奏方面更加细腻。在伴奏乐器方面,除了传统的乐器以外,也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乐器,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 2024-06-26 刘绍雄 ——邵阳布袋戏浅谈 ◆非遗研究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4872.html 1 无价的瑰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