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72岁老人徐群香来到邵东体育馆附近的门球运动场。热身过后,她微躬身体,双脚并拢,蓄力轻送球杆,轻松将3号红球连续打进了1门与2门。
徐群香是仙槎桥镇人,曾经突发2次脑梗,右半边身体陷入瘫痪状态。后来在好友的鼓励下,徐群香接触门球运动,她每天吃完午饭后要打一下午的门球,至今已从事门球运动7年。
“打门球后,我身体有了很大改变,不光身体好了,右手提不起东西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徐群香说。
门球场内,还有一位十分热爱门球运动的67岁老人,名叫严细秋,临退休时,她在好友的邀请下加入了邵东市农业农村局门球队,自2020年以后就一直在打门球。
严细秋作为门球队队长,曾与4名队员参加邵东市“长寿杯”、邵东市中老年人门球年度赛等比赛,并带领队伍名列前茅。她参加过邵东市女子门球队,与队友一同获得了市级门球比赛冠军。
2021年那场“长寿杯”比赛让严细秋记忆犹新,她用离3门10米远的一个球击溃了对手3个球,最终与队员们险胜对方。一想到这事,严细秋便开心地说:“刚接触门球的时候只把它当业余活动,后来渐渐喜欢上这项运动,开始认真对待它。现在我每天都会练习5个小时门球,争取打好每一棒。”
邵东市农业农村局门球队里,王宁初老人已接触门球运动40余年,86岁高龄的他是一位“老门球运动员”。老人精气神十足,漫步在门球场内,挥棒击球,利用“擦边球”技巧轻松越过对手球进了门洞,周围不少老人都说他技术好。
1989年,邵东兴起门球运动,王宁初便加入了门球锻炼大军。那年以后,他每天闲暇时间练习门球,40余年间掌握了很多门球技巧。退休了,王宁初每天也要打上5至6小时门球,他说:“只要我的身体可以继续打球,我就不会放弃这项运动。除了锻炼身体,它还能让我很开心。”
据了解,门球起源于法国,旧时称作“槌球”,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1970年开始作为老年人运动被推广开来。在门球场地上,有4个门洞,分别为1门、2门、3门与4门,击槌者需要击球依次穿过4个门洞,最后再击中中柱才能得满分,否则依门洞进球数算分。门球比赛限定10人,有5个红球与5个白球供双方队伍选择,在30分钟比赛时间内,哪方队伍先获得满分或夺标球数多则胜出。
门球是高尔夫球与撞球的混血儿,规则简单、轻松有趣,技术简单,比赛时间短,运动量小,深受中老年人喜爱。
截至目前,邵东市有20余支门球队伍,上百位老人在门球场上激扬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