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2日

逐浪新蓝海

——我市构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陈红云

盛夏光年,万物欢腾。6月21日至22日,邵阳将迎来一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盛事——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在这里举行。

大健康产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我市大健康产业资源丰富,产业链基本完整,中医药产业底蕴深厚,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大健康产业振兴发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春天之旅”。作为中医药大市,我市牢牢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2023年,全市大健康全产业链产值达152.37亿元,大健康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

突出发展中医药产业

我市中医药事业基础扎实,中医药沉香千载,老百姓素有“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良好传统。

我市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达2800余种,现有中药材面积7.3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在全省十大栽培药材中,我市占了6个品种,分别是:金银花、玉竹、百合、白术、白芍、薏米;建立了金银花、玉竹、龙牙百合等中药材产业园区。

中医药企业发展迅速,现有中药制剂批文117个,中医药企业584家;全市规模以上中医药产业加工企业21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39亿元。其中,产值过5亿元企业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家;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

邵东廉桥中药材交易市场是国家最早审批设立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有“南国药都”之称。目前全市已划定了以邵东、新邵、隆回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全市共建成22个市级以上中药材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

邵东市龙石山铁皮石斛产业园、隆回县小沙江镇金银花产业园等11个中药材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园。中医药服务体系健全,实现了四个“全覆盖”:县市二甲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全覆盖,建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新兴产业,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持续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集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了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中成药、制剂等类别产品。

培育壮大以湘中制药、中南制药等为主要的国有制企业,培育支持以玉新药业、科瑞生物等为主要的民营公司(企业)。湘中制药是全国抗癫痫药物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丙戊酸钠、丙戊酰胺、丙戊酸镁、丙戊酸镁缓释片,其中丙戊酸镁和丙戊酸镁缓释片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丙戊酸系列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85%的市场份额;中南制药的奥拉米特片是全国独家产品、植物源胆固醇系列产品为全球独家产品。

全市生物医药规模企业14家,2023年全年总产值26.44亿元。产值过5亿元企业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7家;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2个,总投资达到25亿元。

积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

我市医疗器械产业来势较好,全市医疗器械企业主要分布在邵东、洞口、邵阳经开区,产品主要为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医疗诊断治疗设备等。

全市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共204家,其中生产企业14家(含一类产品生产企业3家),现有一类备案产品82个,二、三类注册产品81个,规模以上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业企业11家,2023年实现总产值25.71亿元,产值过5亿元企业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家。

我市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经营企业190家,2023年总销售额达6.5亿元。2023年全市医疗器械产业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达到4.7亿元。

促进健康服务产业不断融合

健康服务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服务业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健康服务业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邵东、隆回、洞口,产品主要是养生保健品和健康运动用品。

全市规模以上健康服务业生产企业41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1.82亿元。其中产值过5亿元企业2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1家;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培育发展医养康养产业

近年来,我市依托较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加快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全方位发力发展医养康养产业。

武冈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隆回县龙瑶幽谷景区,为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省级示范体验基地;以新邵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潭溪镇玄本村福寿康养旅游胜地、长寿清水景区为湖南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推荐线路。

我市组织洞口县月溪国有林场森林康养基地申报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将月溪国有林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市场认可、可持续发展的“省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全市现有养老机构134家(公办机构74家,民办养老机构60家),其中与医疗机构开展签约合作的养老机构有103家,内设医疗机构的医养结合机构14家,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2812个。

大健康产业是我市新兴产业之一,我市启动并规划区域大健康产业链布局图,对正在实施的“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最具前瞻性与现实性的决策依据。

乘势而上,勇于开拓,逐浪新蓝海,发展大健康产业,邵阳恰逢其时;强大大健康产业,邵阳大有可为。

--> 2024-06-22 邵阳日报记者 陈红云 ——我市构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纪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4734.html 1 逐浪新蓝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