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廖小飞 杨贵竹 实习生 熊敏闵) 端午假期遇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给市民游客的假日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6月9日至6月10日,隆回县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该县阅江府“早安隆回文化街区”举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给广大观众带来一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
此次活动由隆回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隆回县融媒体中心主办,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活动以“‘隆’彩‘非’扬·‘遗’情端午”为主题,主要分为滩头木版年画专题展暨非遗保护成果展、非遗展演大舞台、非遗夜市三个部分,在展示宣传非遗的同时,也为端午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滩头木版年画专题展暨非遗保护成果展区共展出了50余幅滩头木版年画传统作品和现代创新作品,通过文字、图片形式,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隆回县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更多群众了解非遗、认识非遗,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在非遗展演大舞台活动现场,极具花瑶民族特色的“拦门酒”,高亢嘹亮的花瑶呜哇山歌,威风凛凛、活灵活现的舞龙舞狮,火星飞溅、奇美异常的七江炭花舞相继登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展演现场,最受欢迎的当属惟妙惟肖的老鼠娶亲活态表演。当锣鼓唢呐一响起、大红的轿子一路过,便引来众多群众纷纷围观拍照。
非遗夜市展示区的非遗项目很多与人们生活的吃、穿、用等方面息息相关,充满人间烟火气,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赏体验和购买。非遗夜市汇聚了滩头木版年画、花瑶挑花、隆回农民画、宝庆猪血丸子制作技艺、高平滴酒(水酒)、山界红糖古法制作技艺、张家米糖古法制作技艺、山界回民牛肉粉制作技艺、大观豆腐制作技艺、虎久雾语茶制作技艺等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等非遗项目,让非遗可看、可听、可触、可感、可品、可购,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接触、亲身体会“活”起来的非遗项目,亲身感受非遗魅力。
“在活动现场,我品尝到猪血丸子、山界红糖、山界回民米粉等地方美食,带孩子体验了滩头木版年画的印制、隆回农民画的着色,还第一次从万艾加工传承人了解到艾草有这么多的用途,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端午节。”社区居民袁女士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