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农是一位世界级大史学家。然而,在一本出版物上,却只称李剑农为政治经济学家。上网发现,百度百科也是这么介绍的。可见,对作为历史学家的李剑农的史学地位,确有宣传一下的必要。
李剑农1880年出生于隆回滩头古镇。他早在1906年就加入了同盟会,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学的是政治经济学,后又到英国学习欧美各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他终身从事的是史学研究和教学,并成为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历史学家。
1924年11月,李剑农因与湖南军阀赵恒惕产生政见分歧而脱离政界。1927年,李剑农赴上海太平洋书店任编译主任,在撰写《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等书外,集中研究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其《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一书共60多万字,以孙中山的出生年份为起点,对国内几十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做了系统而翔实的梳理与记述。
1930年秋,李剑农受聘为武汉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兼史学系主任,讲授中国近代政治史。在此期间,他出版了《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1942年,他删除了《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的“导言”、第十二章,增加了四个章节,扩充为《中国近百年政治史》。该书先后出版过10多个版本,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和赞赏。
1931年,邹韬奋称赞道:“关于历史的书,往往有枯燥的毛病,使读者看了觉得昏昏欲睡,但是《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不可谓不厚,却能使读者看下去很像看小说……著者对于繁复的材料有如左右逢源,拈来即是,整理之有条不紊,评述之明白畅快,能使读者对于以往三十年中我国的政治事实得到很清晰的概念。”1947年,《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由商务印书馆制成平装本,分上下两册出版,1948年再版。以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大学和出版机构又多次再版。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该书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邓嗣禹翻译成英文版后,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3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在国内首次推出该书的英文版,并列入武汉大学“百年名典”丛书。
在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李剑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入挖掘史料、建构史实,于1943年出版《中国经济史讲稿》。1957年,他的三卷本《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由三联书店出版,其中包括《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和《宋元明经济史稿》。《中国古代经济史稿》被称为中国古代经济史学科肇始期的代表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出版的中国经济史多卷本著作,被用于全国高校教学参考教材,受到学术界的推崇。
作为中国近代史和古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稿》至今仍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参考书。他的史学成就与地位,得到了国内、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定。1991年,《近代国际大史学家辞典》出版,李剑农与郭沫若、陈寅恪、范文澜和顾颉刚等14位中国籍史学家被收录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14名史学家中邵阳籍的占3人,分别为魏源、李剑农和吕振羽。
(陈扬桂,邵阳市党史联络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