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漫游湘西南

古楼茶园乐吟联

肖智群

在艳阳和清风主动作陪下,“文学照亮三湘·邵阳红遍洞口”名家采风活动一行人走进了古楼乡。在古楼茶叶生态产业园,漫山遍野的雪峰云雾茶把山上山下装点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跻身队伍之中,许是沾上了大家的才气与灵气,吟诗作对之意在我心底奔涌翻腾。

旅游电瓶车载着我们直冲山顶。下车俯瞰,只见远山墨绿、深绿至浅绿,层次分明,近水裹挟着天光云影逶迤而来。扫视众人,但见一个个笑容可掬,忙不迭举起手机在拍山拍水,合影留念。伫立游憩长廊,茶香阵阵,我感叹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联语翩翩结对飞舞于心。其一:“青山着意,茶楼古韵匀山色;绿水澄心,盛世新颜演水光。”其二:“云缭雾绕,万顷青岚开锦绣;叶碧茶香,千秋贡品续辉煌。”

游客熙来攘往,其中有几位熟人挥手向我打着招呼。他们那一脸的兴奋,再度深深感染了我,又得一联:“青云霭霭,灵园雨露滋茶客;碧带飘飘,古道仙风醉旅人。”

来到山那面,一座院楼呈现眼前,院楼对面是高大的红六军团长征纪念群雕。1935年12月,萧克、王震等率领红六军团长征,途经古楼乡相山、古楼、青草等村。古楼境内至今完好留存有红军泉、红军石板路、红军宿营地、七渡水红军烈士墓等。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陪同游览的梅子女士介绍说,那院楼是新近竣工的党员活动中心。入内参观,党史、军史、地方史为现代宣传手段所承载所传诵,并且廉洁元素浑然天成地融入其中。如此不忘来时路,不忘党恩红军恩,不忘廉政文化建设,令我感慨系之,遂口占一联:“红军往昔救民族;我辈而今秉赤心。”

转过山脚,一座古色古香的风雨桥恍如一位仙翁迎接我们的到来。举目四望,但见湘黔古道穿桥西去,道旁是排排茶树;且上有白云守护,下有绿水巡逻。有道是:“茶山茶韵登茶寿;古道古风隐古楼。”

移步桥廊歇息,清风随即吟响耳畔。梅子女士娓娓道来,古楼乡近年推行“土地入股固定分红+二次分红”“订单收购”“二次返利”等稳固利益联结机制,让乡亲们尽享订单农业“订金”、基地就业“薪金”、土地流转“租金”、超产分成“奖金”、参股经营“红利”,全产业链收益带起了全乡茶叶基地范围内1683户3477人,其中脱贫户自主发展茶叶2180亩……阳光闻声而至,与清风联袂谱就一曲天籁:“清风做客诗音起;暧日栖廊气韵来。”

下得山来,反观茶园,硕大的“古楼茶文化园”牌楼身披亮光,依依不舍目送着来自三湘四水的文学大咖们。作为洞口人,我与茶园怀有同样的心境。然而,作为采风活动的参与者,我对茶园、对神农氏、对陆羽亦怀有着别样的感激之情,遂作联报答一二:“爽籁做声,声声永戴农皇德;茶旗浮字,字字长吟陆子经。”

眼光右扫,“古楼御茶园”巨大石雕于穹形门楼侧旁微笑送客,园中那一排排古茶树的身影不觉萦绕眼前。这时候,茶农们欢快的采茶歌声随风传来,歌声里满载着茶农的心声。据了解,古楼乡加快古楼茶品牌与茶文化生态园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并加强三产互补联动,采茶、制茶等环节新增就业1000余人,茶农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想起茶农们与茶园一起正续写着“一片叶子致富一方乡亲”的新时代乡村振兴传奇,我心花怒放,一联即成:“雾绕云缭,百顷御园怀圣惪;枝繁叶茂,千年嘉木济苍生。”

有同行文友笑问,你那是什么对什么联啊?

回曰,我这可是口中对心底联!

(肖智群,任职于洞口县纪委)

--> 2024-06-16 肖智群 ◆漫游湘西南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4487.html 1 古楼茶园乐吟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