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六岭杂谈

布谷声声

肖和良

5月27日清晨,从城南公园传来了悦耳动听的“布谷、布谷”的鸟叫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打开手机一看,5时34分。布谷鸟叫声持续近半个小时,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元人刘崧的《夜闻布谷》:“夜半山中布谷啼,离人归路梦中迷。深乡三月青苗老,犹有荒田未得犁。”自2019年我从洞口来到邵阳市区,住在树木茂盛的城南公园旁边,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公园里布谷鸟的啼声。

回想起我8岁时,放学回家的途中,无意之中捉了一只布谷鸟。大人们做了个鸟笼,把它放进去。它上羽暗灰色,尾羽蓝色,腹羽白灰相隔,可爱极了。我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布谷、布谷”逗鸟叫,偶尔它也叫几声。我还发动小伙伴们捉虫子给布谷鸟吃。一星期后,它歪着头,有气无力的,没有了原来活蹦乱跳的样子。我想到它肯定向往在天空自由飞翔,就将它放飞了。

2022年3月,我和好友3人到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也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清水村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95%。

去年5月,单位组织参观学习,先到炎陵县鹿原陂的炎帝陵。在炎帝陵园,听到导游讲了一个关于布谷鸟的故事。传说,炎帝小时候把山上的草木移植到田野,可是它们都无法成活。他不气馁,种了又种,累得腰酸背痛,手结了老茧,还是坚持不懈。他这种忘我的劳动精神,感动了玉帝。玉帝便派了一只神鸟带了些谷种,播在炎帝垦种过的土地上。不久,这些谷种先后破土而出,根深叶茂,结出黄澄澄、沉甸甸的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炎帝把种子分给大家,并把种植方法一五一十告诉大家。从此,人们吃上了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来的五谷。神鸟此后便留在人间,繁殖后代。每年春季,它们飞到各地,叫喊着“布谷、布谷”,催促人们及时种植,莫误农时。人们为感谢神鸟帮助,根据它的叫声,将其取名为“布谷鸟”。

布谷鸟学名叫大杜鹃,因它在杜鹃花开的4月至5月最活跃。它的叫声宏亮,每分钟鸣叫20次,很远便能听到其粗犷而单调的声音。

布谷鸟是一种益鸟,它以各种林木害虫为食,其中以松毛虫等为主。松毛虫全身毒刺,其他鸟类看见它也不敢吃,而布谷鸟却是松毛虫的天敌。一只杜鹃鸟每小时能捕食100多条毛虫,因此被称为“森林卫士”。

然而布谷鸟很是刁钻狡猾,常占据其他鸟的巢下蛋,还要这些鸟替它代孵代育。好在许多鸟儿也有慈悲宽容的天性,认真完成布谷鸟委托的重任。

很多诗人都写过布谷鸟。李白有诗:“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杜甫有诗:“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陆游有诗:“布谷布谷解劝耕,蟋蟋蟀蟀能促织。”

布谷声声,是自然界最和谐动听的音乐,充满了诗情画意。

(肖和良,邵阳市文史研究员)

--> 2024-06-16 肖和良 ◆六岭杂谈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4484.html 1 布谷声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