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读到词人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时,我总会想起我的母亲。母亲家中有三姊妹,老大和老二分别叫凤莲和带莲,母亲却叫春花。可能外公希望她像春花一样绽放吧。但母亲自己觉得,她似乎辜负了外公的“期盼”。
我读小学时,每次作业完成后,都需要家长签名。这时母亲总会又恼又喜,恼的是不知从哪一画开始,喜的是又可以趁机拿我的草稿本练字了。若是写的连她自己都不满意,她便随之嘟囔一句:我没读多少书啊!我曾探问她的学历。她有时说是幼儿园,有时说是小学,我选择相信后者。因为很多次在路上,我见她总是会亲切地问候老朋友:“看到没有,那个是我的小学同学。”她们三姊妹是在寒来暑往的田间和山野里长大的。母亲偶尔也会向我抱怨,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当时咋想的,竟觉得喂猪比读书有趣。难以置信的是外公还当过村长,竟然如此忽视孩子的教育。
春花很喜欢在闲暇时光看看电视剧,但她却只喜欢两位男明星,分别是刘恺威和刘德华。她夸赞刘德华不仅歌唱得好,而且戏也演得好。至于刘恺威嘛,相貌出众,而且与我有几分相像。也许她曾幻想过,她的孩子也能为自己争气。
她平日也想在外表上精心修饰一番,常念叨着:“以后我也要化点妆,打扮得时髦点。”每当此时,我便望望她温柔的眼眸,探听她的感情经历。她却躲躲闪闪地说道,那时哪有什么恋爱,恋爱也是结婚后才谈的。
那时我爸家里很穷,却喜欢自由,经常骑着马在尘土飞扬的路上飞奔。为了娶到春花,他变卖了自己的爱马。为了柴米油盐,他不顾酷暑烈日、雨打风吹,做着木材生意。春花也不闲着,她充当着女汉子的角色,替父亲分担重活。他们就这样过了几十年平平淡淡的日子。
(指导老师:孙江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