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关工委发出关于组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对青年农民开展“三扶两创”活动倡导,我市各级老干党支部、老科协和关工委积极行动,抓好落实,深入开展“扶志、扶技、扶创业,创建创业示范基地、评选创业之星”活动,截至2023年底,无偿帮助全市4000余名青年农民创建各类科技示范基地380个,其中种植基地210个,养殖基地160个,其他基地10个,30余人成为全市创业之星。最近,我们对邵东市“三扶两创”工作进行采访报道。
5月21日,邵东市牛马司镇西洋江村蔬菜种植基地里,一片忙碌景象,工作人员快速将一筐筐黄瓜、丝瓜装入泡沫箱,再抬进货车销往外地。
该蔬菜种植基地占地133.3余公顷,近些年在多位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年年丰收。而这些农业技术人员,都是邵东市农业农村局的退休老干部。
增产增收的引路人
穿梭在蔬菜大棚里,仔细查看丝瓜坐果和瓜蔓生长情况……5月21日,67岁退休老干部邓如新像往常一样在牛马司镇西洋江村蔬菜种植基地里忙碌着。退休前,他在邵东市农业农村局负责蔬菜种植方面的工作。
曾经,邓如新提出清沟沥水、重施有机肥与“预防病虫害”策略,农户们用了这些方法,大棚里的作物生长旺盛,丝瓜黄瓜挂果不少。“一般来说,一个大棚栽植350余株丝瓜,每年要施有机肥2000公斤,化学肥料(含硫复合肥)30到35公斤,年产量便可达到1350公斤以上。”邓如新说。
邓如新还推荐农户栽培多样化品种,既利于不同作物的轮作,又丰富了上市蔬菜品种。同时利用“地膜+大棚”双膜覆盖,有效提高地温和棚温,可以让蔬菜提前采收上市,抢在蔬菜淡季享受价格优势。
2018年回乡创业的小伙子唐淼高兴地说:“多亏老邓指导,我才能种出高品质的水果黄瓜与辣椒,不仅产量高,销量还好,现在每年蔬菜销售有15万元毛收入。”
农技帮扶的贴心人
蔬菜种植基地边缘的水稻种植区,由73岁退休老干部彭连生指导。年轻时,他曾在农校学习作物栽培技术,毕业时留校任教,后来进入邵东市农业农村局工作。
有农户向彭连生请教防治水稻病虫害方法,他走到田埂上查看,详细告诉农户具体解决办法。例如,有些农户不知道怎么对付稻纵卷叶螟,彭连生告诉他们不能在晴天喷洒农药,并且要往叶子上喷药。当田里出现稻飞虱时,则要在禾苗茎部喷农药。
“很多农户不知道怎么应对水稻常见的三虫两病,经过我们指导后,现在他们都会在适宜时间选择对口农药防治了。”彭连生说。
近些年,邵东市牛马司镇西洋江村的双季稻亩产达到1100公斤,一季稻达到800公斤。彭连生高兴地说:“选择抗病的杂交水稻品种,抓好病虫害防治,科学灌溉,再合理施肥,就能种好田、产量高。”
产业振兴的“新农人”
70岁的退休老干部李才生,常年钻研畜牧养殖技术,帮助过邵东市、涟源市、新邵县与衡阳县等地养殖户解决猪、牛、羊等动物养殖问题。
邵东市富泰种养有限公司一次性入栏16000余头仔猪,各个养殖厂房内,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发疫病。他们请来李才生,李才生仔细闻着空气中的味道,询问公司负责人近期是否给猪打过疫苗,以及员工进入猪栏前是否防疫消毒。
在李才生看来,猪的成活率低是养猪场面临的大风险。李才生指导公司长期采购同一种猪饲料,以提高饲料安全性,降低猪患病风险。再将小、中、大猪吃的饲料划分等级,按计划喂养,保证猪的进食有阶段性。
李才生说:“小猪要打好疫苗,工作人员进入猪舍前要全面杀菌消毒。”
如今,在李才生的帮助下,猪场一头小猪从入栏到出栏只需要5个月时间,出栏重量可达到130公斤到14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