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武冈市晏田乡综合文化站内,一场采访辣椒种植技术专家的宣传拍摄活动在此举行。该乡副乡长林道海介绍,围绕辣椒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他们经常举办各种文体和节庆活动,为文艺爱好者搭建了平台,大家聚在一起不仅感觉精神世界很充实,而且通过活动宣传了家乡的文旅产业发展实况,推广了“椒闻天下·品味晏田”农旅小镇品牌,为赋能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则乡村兴。近年来,晏田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以提升群众幸福感为抓手,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持续丰富文化惠民活动,用心用情打好基层“文化牌”,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逐步推进乡村振兴。今年2月,省文旅厅授予晏田乡综合文化服务站2023年“最美潇湘文化阵地”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 完善硬件设施
晏田乡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室外文化广场2000多平方米。该站建有简易戏台、宣传长廊、两套健身路径、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达到“七个一”标准,室内有图书室、培训室、书画室、多功能厅、舞蹈排练厅、电脑室、应急广播室和健身房等。综合文化站内固定工作人员3名,业余文艺团队15支,实现“一村一广场一书屋一戏台一业余文艺队伍”,并配有法治宣传栏、文化服务设备。
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文化服务圈,晏田乡率先响应武冈市文化振兴举措,全面开展“门前十小”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组院落,建设1个法治文化小广场、1个小书屋、1个小讲堂、1个小戏台、1个小型体育健身场、成立1支乡风文明队伍、1支文艺表演队伍、1支志愿服务队伍、1支法治宣传队伍、1支纠纷调解队伍,组成“门前十小”综合文化服务和乡村治理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道德法律知识传授、体育健身、文化活动、党建宣讲、纠纷化解、图书借阅等基本公共服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世界,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随时随地感受文化艺术气息。
开展活动 培育文明乡风
要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文化服务?如何为群众打造文化服务?这些内容都成为了晏田乡综合文化站的一门必修课。
近年来,晏田乡依托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本着“充分利用、资源共享、文化繁荣”的原则,利用乡文体卫站、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活动室、各村级农家书屋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共享工作,对村民进行各类培训,实现共享工程对外服务。聘请武冈市“三区”文化工作者下村免费辅导,将该乡文艺团队成员及愿意学习腰鼓、军鼓、威风锣鼓、广场舞的村民培养成文艺带头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坚持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相结合,发动各村组织成立文艺服务分队,在各门前十小舞台开展“文艺晏田”系列文艺演出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度,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合心村恢复了该村传统大戏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领略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打造品牌 促进文旅融合
今年3月11日,武冈市第二届桃花艺术文化节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锦绣湘村”——文旅志愿服务走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武冈专场)活动在晏田乡扶塘村开幕。活动以“浪漫扶塘·桃花有约”为主题,以桃文化资源为核心,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桃花艺术盛宴,邀请各地游客前来赏桃花、看表演、品美食,一起感受脱贫攻坚成果,见证乡村振兴新篇章。
此次桃花艺术节为期7天,除开幕式和文艺汇演外,期间陆续上演由不同歌舞团带来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戏剧表演,以及百人汉服秀、全民阅读诗词诵读大赛等活动。作为打造桃文化品牌、延伸桃产业链条的最重要载体,晏田扶塘桃花艺术节自2023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两届,每年都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踏青赏花,晏田扶塘桃林从早先的赏花、卖景到吃农家桃花菜、喝桃花酒、看桃缘戏,形成产业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发展桃产业的华丽嬗变。
晏田乡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和农家乐,打造乡村休闲文旅产业链,逐步带动当地辣椒、蜂蜜、茶油等农特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逐步建成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今年以来,该乡又创新思维,在青山亭村开辟了辣椒产业园区,现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基础建设工作,其中已建成的辣椒大棚30余亩,6款特色辣椒已挂果投产。6月6日,该乡第二届辣椒采摘节将如期举行。另外,该乡还向武冈市文旅广体局争取到了武冈市首届村歌大赛半决赛主办资格,将结合8月8日举办的晏田乡第二届辣椒文化艺术节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