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市大圳灌区管理局在该局东风水利工程管理站开展大圳灌区知青精神传承座谈会,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与知青前辈交流对话,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知青精神,赋能灌区发展。
51年前,一群十七八岁的知识青年来到大圳灌区磨石岭知青农场,支援大圳灌区建设。他们把使命扛在肩上,把青春献给大圳,在大圳灌区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离开大圳灌区几十年了,但我们依然牵挂着它的发展。知青岁月不仅收获了劳动果实,更磨炼了心志,收获了勇毅前行的不屈精神和人生成长经验。”知青王斯谷说,看到大圳灌区近年来的变化,自己感到非常高兴。
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林生丽到大圳灌区磨石岭当知青期间,见那里的村民一日三餐吃红薯、杂粮,还常常断粮断炊,便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要让低收入者、困难群众也能下得起馆子。1995年,41岁的林生丽下岗后致力为困难群众“吃得饱”做点实事、好事。29年来,林生丽一直坚守初心,她经营的凯阳餐馆每年以“最低价”为群众提供20多万份质优早餐、中餐,不少低收入人群因此受益。林生丽因此先后荣获“邵阳市道德模范”“湖南好人”“中国好人”等称号。
当天,林生丽与新一代“大圳人”深入交流,勉励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扎根岗位,坚定理想,勇于奋斗。
“传承知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或者形式,更是一种行动和实践。”市大圳灌区管理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今年新入职的“00后”戴荻说:“作为新一代大圳人,我将把知青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和传承这种精神。”
“知青精神是大圳灌区的红色底蕴、宝贵财富,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传承好、发扬好知青精神,以知青精神鞭策大家更好地团结奋斗,把大圳灌区建设得越来越好。”市大圳灌区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说。
据悉,本次活动以“传承知青精神,谱写灌区新篇”为主题,是该局继去年成功举行大圳灌区知青50周年座谈会后,赓续知青精神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对进一步讲好知青故事、传承知青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推动灌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天,与会知青还实地参观了大圳灌区新安飞虹、东风水库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