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无惧风雨,一家老小向前冲……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作为绥宁人,我们全家一直漂泊在外,没回来参加过一次‘四八’姑娘节,深感遗憾。明年一定带全家人回去看看……”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八,一年一度的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举行,在邵阳务工的阿松(化名)在微信“家人群”里留言。

目前,38岁的他正在某酒业公司邵阳办事处担任大祥和北塔片区主管,妻子阿兰(化名)则远在澳门务工;而年近七旬的父母,则在租住屋里专门帮他照顾2个孩子。

年轻夫妻事业有成,家中老人含饴弄孙……这看起来像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但事实上,近十年以来,连续三场严重病祸,曾差点将这个家庭一次又一次摧毁……

1986年农历二月,阿松出生在绥宁县唐家坊镇赖梅村八组,高中毕业即举家随父母前往珠海务工。在珠海,他与同镇的姑娘阿兰喜结连理,并于2008年和2012年分别生下女儿和儿子。

“就在我买了一台大货车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大祸’来了!”阿松回忆。2014年“五一”即将临近之时,阿松突然在珠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确诊为鼻咽癌晚期。“当时我才28岁,一双儿女嗷嗷待哺,面对诊断结果,我一度绝望,几次想自我了结算了。”

阿松父母变卖所有家产,但筹到的医疗费杯水车薪。

“阿松,有我们,别怕!”被确诊鼻咽癌后,4名铁杆发小闻讯分别从广州、深圳、长沙、苏州赶赴珠海,掏出自己的积蓄。

“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亲戚朋友也这样宽慰阿松。

“不管怎样,我永远不会离开你!”妻子阿兰对阿松说。获悉阿兰老公身患重症,阿兰所在公司的老板组织公司全体员工捐款,不到30人的公司一天就筹集善款2万多元。

随着消息的传播,珠海的绥宁商会和绥宁籍务工人员也将捐款及时送到阿松手中。

“如果没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40多万元的前期治疗费用对我家来说,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阿松感慨道。

放疗、化疗是非常痛苦的。“我不到一个月体重就从158斤暴瘦到108斤。放疗到后来失去味觉,脖子上的皮肉全部被烧焦,不得不重新植皮……”阿松说。

家乡绥宁有关职能部门也一直坚持给予他最大照顾。民政部门和镇村领导想方设法帮助他享受一切能够争取得到的优惠政策;医保部门在当时异地医保无法报销的背景下,也为他报销了6万多元。

2017年,权衡再三,基本在广东完成治疗的阿松举家回到邵阳,进入专心调养身体阶段。幸运的是,一对儿女都先后顺利入校就读;父母和妻子也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

2019年4月底,整整五年过去,阿松的病症进入理想的临床稳定期。当年5月,通过招聘,阿松进入我国某著名健康白酒酒业公司邵阳办事处担任销售员。

俗话说:“麻绳总从细处断,船小偏遇打头风。”2021年7月底,阿松在大祥立交桥一带开展业务时,不慎被一辆逆行车辆撞倒,造成距骨粉碎性骨折,不得不遵医嘱卧床半年。

“公司领导真的体贴员工啊,我休息的半年中不但工资全部依规发放,还每月给我发放一份特殊补贴,让我再次在病痛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鼓起渡过难关的勇气和信心。”阿松说。

“阿松在我们公司工作两年多,一直表现优秀。虽然我们属于民营企业,但于法于理于情我们都要给予他最大帮助。”阿松所在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得知阿松的情况,绥宁民政部门当年又主动将其两个子女列入“春风行动”帮助范围,并从民间资助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没有政府的关心,我家哪里经得住这一个又一个打击?”阿松的母亲说。

一个差点风雨飘摇的家庭,又在社会的爱流中立稳了脚跟。

2020年11月,阿松重新出来工作一年多,一向身体硬朗的母亲又被确诊肺癌晚期。

年过六旬的母亲说:“不要紧,现在国家医保报销比例越来越高,还有大病救助,也有靶向治疗药物……”

“我妈妈从小爱哭,可这次患这么大的病,从头至尾她真的没哭过,每天还笑嘻嘻地与医护人员一起商量她的治疗方案。”阿松说。

“自从儿子患病以来,我再也不相信眼泪。我相信共产党,相信政府,相信社会,相信亲人!”母亲豪气地说。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经过手术治疗,母亲病情好转。如今,她也即将进入五年临床稳定期,这个备受折磨的家庭再次看到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

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阿松当上公司片区主管;妻子阿兰也通过政府劳务派遣,前往澳门一家瓷器展览馆务工,月薪不菲。“我的愿望是尽快在邵阳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让一家老小有个稳定的家。”阿松表示。

“我还有一个愿望不好意思说出来,我已写好入党申请书,准备递交党组织。我觉得我们一家人一定要好好报效国家,回馈社会。”阿松说。

--> 2024-05-18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3233.html 1 无惧风雨,一家老小向前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