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推行的村务网上公开政策好啊,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手机一查,就可以清楚家乡发展情况和投资机会。”4月22日,北塔区陈家桥镇籍创业青年李新宇在北塔区政务村务“双公开”网络平台上欣然留言。
2023年,北塔区深入推广政务村务线上线下“双公开”工作,赋能乡村振兴战略。4月8日,在湖南省数据局印发的《关于2023年政务服务改革“揭榜竞优”典型经验的通报》中,北塔区推出的该项工作列为“全省典型经验做法”。
破难题
近年来,我省各地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但着眼村(社区)一级的较少,原因是缺乏村(社区)事务公开基础数据,无法直接回应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
“原来我们的村务公开媒介多在线下,不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致使村务公开栏一度成为‘花架子’。”北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何破解难题,推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向村(社区)一级延伸,使政务公开与村(社区)事务公开有效衔接,打通基层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北塔区采取措施有效整合全区相关数据,在全市率先打造乡村振兴网上村务公开专栏,通过可办事项、乡村振兴、社会救助、“十无”创建、惠农政策、养老服务六大版块,让村情村务“上网”,群众可办事项在网上可查、在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可办、在手机端一目了然。
列清单
村级事务公开事项是否顺乎民意、具有可操作性,是推行村(社区)事务公开的关键所在。北塔区按照梳理摸底、征求意见、专题协商三个阶段,倾力打造标准化事项清单。北塔区人民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围绕31个重点领域进行认真梳理,组织各民生部门对全区44个村(社区)进行调研摸底,初步汇聚各类惠农政策、项目、民生实事等目录信息60余项。经反复酝酿,形成征求意见稿,在部分村(社区)召开民(居民)代表会议、屋场会,收集整理意见建议30余条。经北塔区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明确7个一级事项、27个二级事项、33个三级事项,最终出台《北塔区网上村务公开事项标准化清单》。同时,根据各部门和村(社区)群众的意见,以年为单位,对公开清单实施动态化更新,引导最新信息努力向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聚焦。
筑平台
在北塔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该区线上线下两类平台同步发力,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工作顺利实施。
线下,围绕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平台,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组建政务服务帮代办队伍、就业服务专员队伍、民政救济专员队伍、计生服务专员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一中心五队伍”,规范村务公开栏,配备村务公开查询机、高拍仪等便民设备,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站阵地建设。通过一年多努力,截至目前,在已有社保、残疾人救助、就业、计生等服务项目不出村的基础上,新增医保窗口服务功能,基本实现全区民生事项“15分钟政务服务圈”全覆盖。
与此同时,线上依托北塔区人民政府官网、“湘易办”App北塔区旗舰店,设置基层政务公开矩阵大厅,突出“一村一品”特色,提高群众使用便利度,目前已全部正式上线。
为确保试点村(社区)信息录入规范准确,他们对村民委员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等进行村务公开业务系统培训近千人次。截至目前,全区共录入6大版块信息2500多条。
亮名片
怎样如愿实现企业、群众“随时可查、掌上可查”目标?北塔区立足PC端、手机端、微信公众号、掌上查询码四个媒介,为15个乡村振兴村线下统一配备了“村务公开查询机”,线上统一设置“村务公开查询码”,政务旗舰店上线“乡村振兴网上村务公开示范专栏”,北塔区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开设村务公开查询端口,实现随时随地可查。村(社区)干部可以一键分享各类信息,引导乡贤关注本村、北塔区发展,达到“身在外地、心在家乡”效果,吸引广大乡贤回乡创业,促进人才振兴、产业振兴。
“传统村务公开存在覆盖盲区、纸质信息保质期不长、不便于群众查看等问题。如今,通过政务村务线上线下‘双公开’,村民可随时随地了解村里发生的事,关心地方经济发展。”扎根北塔区投资兴业的市人大代表王群说。目前,北塔区已通过网上村务公开办件11.4万件,顺利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00余个,助力乡贤就业创业800余人次,为政务公开向村级组织延伸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