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临时心脏起搏器助患者重获“心”生

手术现场。

邵阳日报讯 (记者 唐颖 通讯员 郑雯 罗雨欣) 近日,邵阳县人民医院完成首例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一名心源性休克、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提供了生命保障。该项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实现了该院在该领域操作技术上的突破。

“心律17次/分、血压48/11mmHg,心源性休克、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立即启动快速反应小组。”3月29日15时03分,邵阳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医生刘鹏紧急交代医护人员,一场与死神搏斗的抢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此时的患者危在旦夕,命悬一线。

5分钟后,重症监护室主任莫黎平到达现场,快反小组人员也相继赶到。“阿托品1mg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mg持续泵入……”护士们快速执行一条条医嘱。15时40分,心电监护仪上显示,心律74次/分,血压89/61mmH,医生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患者邓平(化名),今年76岁,因阵发性胸闷、胸痛2天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刘鹏简单介绍了病史。“心律、血压虽暂时上来了,但都是药物在维持,患者并未脱离生命危险,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莫黎平担忧地说。

16时,该院召集心血管内科、介入科MDT团队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讨论。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有临时起搏器植入指征,为避免患者突发心脏猝停,需急诊安置临时起搏器,并完善冠脉造影(CAG),了解血管情况,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术(PCI)。

在此之前,尽管该院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尚未开展临时起搏器安装手术。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伍贵平经过充分论证评估,认为手术难度不大。

17时20分,伍贵平带领科内介入团队在导管室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沿股鞘送6F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区,连接临时起搏器,起搏良好,术后患者心率维持在66次/分至79次/分,患者邓平安全返回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

伍贵平介绍,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是治疗严重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也是心肺复苏的急救手段。

术后,邓平生命体征平稳,胸闷、胸痛症状消失,但因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显示自主性收缩少,心律为起搏心律,这意味着若临时起搏器一旦停用,邓平可能再次出现心率缓慢甚至猝死。伍贵平及心血管病区专家团队认真评估病情,经过反复讨论,在征得邓平及家属同意后,决定为其实施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4月2日,伍贵平再次带领科内介入团队在局麻下为邓平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过程中,医生团队细致入微、反复调试电极位置、起搏参数,最终手术圆满成功。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目前邓平已康复出院。

通过多学科协作,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该院介入急诊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梗后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等患者的紧急抢救赢得了时间,同时也可作为手术期的护航,降低手术风险和缩小手术禁忌,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 2024-04-25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2288.html 1 临时心脏起搏器助患者重获“心”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