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文本细读

读《搏击人生九十载》有感

伍想德

我的好友、邵阳日报社原社长刘目卿先生,赠送一本《搏击人生九十载》予我。我一字一篇地拜读,受益匪浅。此书收集了他书写的“红色故事”“名人写真”“品读经典”等内容的78篇文章,再加64幅工作照片,充分反映了他九十年来的人生经历。他由一个旧社会的农家孩子,成为新社会的人民教师、校长,后又到新闻单位,成为一名报人。书中他忆苦思甜,充满对党的感恩之情。人生九十载中,他总是争第一、当先进、夺金牌。

1934年,他出生在隆回西洋江中车村一个有五位小孩的农家。村庄三面环山,他的祖祖辈辈被禁锢在这里。他在村小启蒙,初中毕业回村小当了老师和校长,把学校带成了全县的“优秀单位”。之后,他考进了邵阳师范,冲出了大山。

1959年7月,他被选到邵阳市二中当团委书记。以后,又被任命为团市委副书记。他带领团员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讲《红岩》故事、学雷锋精神、办团干培训班……因成绩突出,他还出席了省团代会介绍经验。

1965年8月,刘目卿调任邵阳市四中,任党委书记和校长。他遵照“以学为主”的方针,针对“读书无用”论,开展反腐蚀教育活动,同学生交朋友。因工作优异,他被特邀出席全省青年工作经验交流会,并发了言。十年后,他调任邵阳市二中当书记、校长。恢复高考当年,市二中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和全市之冠,他从省里扛回了教育革命红旗单位的大奖旗,市二中也恢复为省属重点中学。1978年11月,市委令他筹建邵阳基础大学,限当年12月招生,任命他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在无校址、无教学楼、无实验室、无田径场、无教师队伍的情况下,他认真当好“后勤部长”,采用“借”“建”“调”的办法,解决了“五无”问题,如期招收了首届学生120人。他在校六年,为社会输送了1536名合格人才。他桃李满天下,许多学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984年8月,刘目卿被调去创办《邵阳日报》,先后担任副总编、副社长、社长等职。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报社发展迅速,并被评为省级文明卫生先进单位和市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1994年,刘目卿退休了,但他笔耕不辍。他建议在《邵阳日报》上开辟“人大代表风采”和“乡镇人大”专栏,并率先采写了40多篇稿件;同时发动县市区人大通讯员来稿,108位人大代表的事迹见于报端。他的事迹,后被编入省人大编辑出版的《代表颂》一书中……他还写了关心下一代的稿件60多篇,多次为邵阳师范等学校的学生作报告,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他是市党史联络组主要成员之一,20多年来,共审读、改编、撰写书稿120万字,如《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中国共产党邵阳历史》《邵阳改革开放三十年》《邵阳名人》《百年党庆 图说邵阳》《邵阳红色故事》等。他人至古稀出版了《搏击人生》一书,年届八秩出版了《圆梦集》。而今九十,他出版了《搏击人生九十载》,以谢党恩和亲朋好友。

--> 2024-04-24 伍想德 文本细读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2235.html 1 读《搏击人生九十载》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