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一生虽没有照过相片,但却流传下来了两幅画像。
一幅是清代叶衍兰在《清代学者象传》中所绘画像:一个捋胡须的长者,若有所思,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蕴。这是学者魏源的画像。叶衍兰在该书序中说:“于同(治)光(绪)之际,宦游北京……费三十年之力,成像一百七十人。”魏源就是其中的一个。叶衍兰想必是根据有关材料画的魏源像,因为魏源在咸丰七年(1857)就已过世。
一幅刊登在民国甲申年《兴化县续志》的首卷:魏源身着官服,头戴凉帽,天庭饱满,面容庄重而深沉,眼神坚定而深邃,给人一种沉稳、睿智的感觉。像后赞词曰:“才非百里,学贯九丘……卓彼先觉,如有隐忧。牛刀初试,砥柱中流。淮扬保障,千载寡俦。”这可视作魏源56岁时任兴化知县的相貌。
据金潭魏氏族谱记载,魏源的祖父孝立公“貌魁梧不凡”。魏源的父亲魏邦鲁在江苏做巡检,缉盗捕匪,负责地方治安,个子绝对是中等以上。按理来说,魏源应该比较高。楹联大家邹宗德先生的母亲,是魏源堂弟魏五达的后裔,今年93岁。她老人家说,她的娘家人没有矮个子,“听老一辈人讲,魏源高高大大”。
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扬州秋实轩者,定庵(指龚自珍)飞靴处也……定庵无靴,借默深(魏源字)靴着之,所容浮于趾。曳之,廓如也。”“在扬州,客默深所。默深长身,定庵服其衣衫,曳地如拖练。”李柏荣的《日涛杂著》也有大致相似的记载。这从侧面表明,魏源个子是比较高的。
光绪《湖南通志》记载:“(魏)源体貌奇伟,为文下笔千言,雄恣精奥,似先秦诸子。”光绪《邵阳县志》记载:“(魏)源貌英伟,寡言,为文纵恣奇奥,千言立就。”
光绪《邵阳县志》,其编纂始于同治九年(1870),成稿于光绪元年(1875),梓成于光绪三年(1877)。编纂县志撰魏源词条的,必是熟悉情况的知情人,此时离魏源去世还只十多年,“源貌英伟”的记载应当可信。
魏源思想有高度,身材同样有高度。
(易立军,隆回人,中国屈原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