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月光迈着小脚丫在云彩里轻盈漫步。几丝微风拂过,窗前的风铃,叮咚作响,如刀锋割破房间的寂静。藏在风铃里的故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跳了出来。
风铃是曾经的学生送的,她叫阿桃(化名)。刚认识她时,她正读六年级。她目光躲闪,神情显得有点呆滞,头发凌乱,穿得也很破旧。班主任告诉我,她是孤儿,成绩很差,考试从来没上过20分……我听了,皱了皱眉,心里感到一阵钝痛。
上数学课了,她安安静静坐着。我微笑着看着她,请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她低着头,嘴里支支吾吾的,听不清说啥。教室里传出一阵嬉笑声。我用目光扫视其他学生,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放学了,我清理出一堆八九成新的衣服,又买了两件新的,带了50块钱(那时我的月工资200元)寻访到她家。她正坐在灶边烧火,锅里的汤噗噗欢笑着。我和她并排坐在矮凳上。她惊喜又害羞,不停地摩挲自己的手。我拿过她手中的铁夹,往灶膛里添了一块硬柴,顺便把当天上课的要点讲了一遍,又考了她几个最基础的题,她竟然做对了两道。我激动地表扬了她,并约定,以后每天给她单独辅导。我们拉了勾,一根白嫩的手指和一根黑瘦的手指紧紧缠绕在一起。她笑得很纯,像一朵田野里的野菊花。
此后,她成了我办公室里的常客。在这里,我给她讲解,给她纠错,给她辅导。从最基础的列竖式计算加减乘除,到混合运算顺序,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的分析……每天解决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做最基础的练习。后来又设置了层次性作业,趣味性作业,针对性作业。辅导的过程,真像是牵着蜗牛散步,不能急躁。她的闪光点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光虽微弱,却总是意外出现。慢慢的,她上课也能回答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得到表扬的她脸上漾起一抹害羞的红云,同学们对她也投去诧异的目光。为了完成天气统计表,她会留心每天的天气情况,并坚持在日记上记录。为了一个手工制作,她到处寻找五花八门的制作材料。她的作品有模有样,在手工制作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或许是勤能补拙,或许是熟能生巧,她动手能力比同龄人强太多。
比赛夺冠对她刺激很大,她渐渐变得开朗自信。上课举手答问的次数越来越多,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主动问我,要彻底弄明白才肯罢休,甚至还学会了举一反三,学会了触类旁通。她的考试成绩直线上升,50分、60分、80分……毕业考试时,她成了A类学生。再后来,她考上了好的大学,有了好的工作,成了都市丽人。有次假期她来看我,送了我一个风铃,她自己精心制作的,造型别致,声音清亮。每次听到风铃声,我就想到我和她的故事。
学校里很多潜能生,距离自由绽放只差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认可、一句鼓励。教育不是灌溉而是唤醒。让我们去唤醒沉睡的心灵,像春雨召唤种子;去打开那扇封闭的心窗,让阳光照进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