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1984年5月1日试刊,同年10月1日正式出刊。我在《邵阳日报》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登在试刊号第2期上的一篇新闻稿《新邵陈家坊乡:发展带头致富的农民入党》。看着这600余字的“豆腐块”,思绪又回到了多年前……
1987年,当时国家大力发展种、养等各种专业户。我们大队一农民承包了一座水库养鱼。中秋节这天,该专业户放干水库的水准备捞鱼时,大队的100余名社员将鱼都哄抢走了,该专业户只好将此事上报到陈家坊人民公社。新邵县公安局得到报案后,派员会同陈家坊人民公社司法部门组成专案组,到我们大队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终于破获了这一哄抢事件。从这参与哄抢的100余名社员中,县公安局抓去了7名首要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了15天拘留。同时,县公安局还向全县发布了布告。
当时,我将这一新闻事件写成《新邵县严肃处理了一起疯抢专业户鲜鱼事件》寄给了《邵阳日报》。3天后,《邵阳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我的这一消息。15天后,被拘留的一青年从县公安局释放回家。一天下午他碰到我二哥,冲着我哥劈头就说:“你弟弟不但害了我拘留,还败坏了我的名声,我一定要找他算账!”并扬言道:“你弟弟如果夜晚出去看电影,我要找人揍你弟弟一顿!”我当时听到二哥捎来的话,既气愤,又胆怯。心想,布告上面的名单又不是我写的,我只写了一篇真实的新闻报道而已,报道内容并没有指名道姓,怎么是我坏了他的名声呢?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次日,我专程来到了邵阳日报社(那时社址在市红旗路大信街的一栋木板楼房的二楼)群工部,肖士尧主任热情接待了我。当我说明了来意后,肖主任怒火冲天:“岂有之理!”然后又接着说:“小石,你不要怕!他如果打了你,由我们报社为你申冤!”临走时,肖主任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小石,你放心,我们马上联系督办这件事。你回家后继续写稿,多向报社来稿,多写好新闻,多为人民鼓与呼。”肖主任亲切的话语,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几天后,号称要打我的那个人和其哥哥(在某公社当干部),来到了我家赔礼道歉。
那时,报社副总编肖祥海、编辑部主任李定明常给我来信,鼓励我多深入农村一线采访“挖活鱼”,并多向《邵阳日报》写稿。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于是,我一有空闲时间就骑自行车到乡村采访,收集到好的题材后,晚上“爬格子”,第二天上午就到镇上的邮局将稿子寄往报社。如果稿子多,我就乘车到邵阳日报社送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的报社大楼建在城西樟树垅。我已记不清曾多少次走进报社院子。有一次,我吃过早饭从新邵陈家坊乘车来到报社。敲开政法部的门,时间已快到11点半了,肖青华老师还在伏案编稿。我将方格稿纸誊写的8篇新闻稿递给肖老师。她接过稿子看后便说:“你这些稿子写得不错,很符合当前形势和报纸特点。你们农村通讯员写稿不易,我晚点下班把你这些稿子编了。”肖老师边编稿,还边指导我写稿如何把握政治导向,如何写出有深度的稿子,如何写出稿子的现场感等新闻写作知识,她热心的指教使我受益匪浅。肖老师编完稿,填好了发稿签……接着又说:“今天中午到我家去吃饭。”我婉言谢绝了。我临走时,肖老师亲切地说:“你回家等消息吧!今后多写这样的好稿子来,路上多注意安全。”肖老师对农村通讯员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心底里感激不尽。几天后,我的那8篇稿子陆续见诸报端。
那些年,《邵阳日报》不仅刊发了我写的新闻稿,还刊发了我的言论和文学作品。这块文化沃土深厚、宁静、纯洁,让我可以沉下心来吸取营养,静下心来反刍作文。40年来,我在《邵阳日报》共发表新闻、言论、图片新闻和文学作品1600余篇(幅)。其中,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文明春风拂山村》刊发在1996年12月31日的《邵阳日报》头版头条,消息《陈家坊镇千余“驻外大使”捕捉致富信息》一稿登在1999年7月27日的《邵阳日报》头版头条,这些稿子还获得了《邵阳日报》的“好新闻奖”。连续10年,我被《邵阳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此外,我还获得了新邵县“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无论工作多忙,事情再多,《邵阳日报》我期期必看。现在邵阳日报社已迁居到邵阳大道新址,变化的是报社地址和建筑物外观,不变的是《邵阳日报》追求精品力作的初心。
(石颂军,新邵县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