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漫画家来说,生活中有许多趣事,信手拈来即可入画。有些即便不是趣事,但只要加上一些有趣的文字或者加上一个有趣的标题,同样可以成为博人一笑的漫画。这种直接来自生活的漫画,通常叫作“世象漫画”。
著名漫画家詹同(詹天佑之孙)画的《城市百相》曾经在《讽刺与幽默》连载。从这些漫画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到这些人职业上的特点,还可以看到他们性格、心境上的差异。比如上班路上边走边背念英文单词的技术员,孙女骑在自己脖子上而心情甘之如饴的老汉,以及成天愁眉苦脸想“点子”的漫画家等等。
我曾经画过一幅漫画《生活的节奏》。画中,一个人从星期六(当时星期六还是工作日)走向星期日(休息日),与从星期日回到星期一,其步履表现出不同的节奏:前者轻快,后者迟慢。究其原因,我想似乎可以从《增广贤文》的一句格言中找到答案: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步履快与慢乃是心情放与收的外在表现。《讽刺与幽默》的编后语说:“《生活的节奏》力图刻画人们的心理反应,这是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创作领域。”
在我的另一幅“世象漫画”《按“须”分配》中,有一位老人、一位中年人与一位年轻人,老人长着长胡须,中年人次之,年轻人没长胡须。他们所评定的高级、中级与初级职称,依次按“须”分配。此作反映了在职称评比上论资排辈的现象。我想,这种论资排辈而忽视真才实学与实干能力的识人、选人、用人之道,可能会让一些“南郭先生”滥竽充数。
1998年、1999年,我发表过两幅有关“跨世纪”的漫画。其中一幅画的是一位记者对一位厂长的采访。记者问:“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您有何新打算?”厂长不假思索,答得非常轻松:“该吃就吃,该玩就玩,管他三七二十一!”另一幅画的是一位妈妈正在给她的宝贝儿子洗脚。她儿子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他说:“妈妈给我洗好脚,穿好鞋,我要成为跨世纪的人才!”我想,如此长不大的“巨婴”,人们必定要在他的“成才宣言”上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位老人从一栋楼下路过,楼上的一位妇女对楼下看也不看一下,将一盆冷水泼到老人头上。老人受寒,打了一个喷嚏。对于这样一盆无情的冷水,漫画作者在标题上戏称为《感冒冲剂》。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欣喜之余,主人一般要摆酒设宴,邀请一些亲朋好友前来庆贺,捧场助兴。据此,漫画家郭青介画了一个人面对朋友们的好几张请柬犯起了愁:不去赴宴嘛,则盛情难却,有失面子;去嘛,随份子钱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接二连三解囊破费,实在难以招架。对于这幅漫画,作者取名《人逢喜事精神差》。
(李化球,邵阳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