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市五中坚持“教研先行”,实现“名校育名师、名师办名校”良性循环

争做“大先生” 化育“栋梁材”

邵阳日报讯 (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唐洞庭 徐抒芳) 在4月9日举行的全市首批“双名培养计划”工作室和第二批名师网络工作室授牌仪式上,由市五中教师陈淑明、陆梦柯分别领衔的初中地理、初中思想政治名师网络工作室正式授牌。

在刚刚落幕的2023-2024学年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竞赛市直选拔赛中,市五中教师分别拿下4个学科的第一名和5个学科的第二名;在市级选拔赛中,市五中教师陈浩然、刘蒋惠子分别摘得数学、英语学科的第一名,两人将代表邵阳参加省赛;赵敏获得历史学科第二名,刘娟、王海分获数学、地理学科第四名;彭易鑫获得物理学科第六名。

接连的喜讯,让市五中全体教师欢欣鼓舞,更加坚定了“争做‘大先生’、化育‘栋梁材”的信心。

近两年来,市五中领导班子明确“教研先行”发展策略,秉持“争做‘大先生’、化育‘栋梁材’”的目标,依托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高效率的教学推动高质量育人,实现“名校育名师、名师办名校”的良性循环。

该校重构教研工作相关制度,结合学校实际谋划全校教研工作,由教研室牵头,教务、德育、后勤等部门和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配合实施,确保教研工作形成常态、常抓常新。

针对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有上进心”和中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法多样”的特点,市五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和中年教师示范课活动,由中年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为青年教师提供经验与思路,青年教师则通过教学比武和听示范课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快地提升专业素养。两个群体的思维碰撞,也为中年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办法,实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是教研落实落地的关键。在学校教研室的指导下,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每次都会明确一人为主备讲师,分享备课经验,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课异构”活动,让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课堂的本质,推动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围绕“新课标”等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主题研讨活动,更是让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储备、强化了对教育的认知。

如何激发教师们参与教研、以研促教的内生动力?市五中在扎实推进“请进来讲学、送出去培训”的基础上,坚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创新校本培训模式,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还通过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组织教师学习个案,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目前,该校教师的在研课题5个,由学校教师领衔的市级名师网络工作室3个。

据统计,2023年以来,该校有35位教师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微课与课件评选中获奖,11位教师在基础精品课遴选中获奖(其中5人获省级奖项),42篇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市五中也先后获得湖南省基础精品课遴选“优秀组织单位”、湖南省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示范校、邵阳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殊荣。

--> 2024-04-16 市五中坚持“教研先行”,实现“名校育名师、名师办名校”良性循环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782.html 1 争做“大先生” 化育“栋梁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