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聚智纳贤 吹响人才集结号

——邵阳县第三届人才发展大会侧记

易 鑫 兰绍华 黎飞明 刘 飞 吴智睿

邵阳县塘坪村国家油茶基地水肥一体化综合示范园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易鑫 摄

湖南盛泰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精心制作假发。易鑫 摄

中国供销物流园总经理易成前为考察团成员介绍邵阳县物流配套设施。易鑫 摄

邵阳金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嘉宾团成员介绍产品。刘其洁 摄

参会嘉宾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体验弓箭射击运动。 刘其洁 摄

邵阳县通过大力推动湘商回归、返乡创业,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康煌 摄

日新月异的邵阳县县城。 康煌 摄

邵阳县人才发展暨湘商回归返乡创业高峰对话现场,主持人王永与10位嘉宾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探讨。刘其洁 摄

群英荟萃献良策,群贤济济论发展。

4月3日,气清景明,万象更新。邵阳县第三届人才发展暨湘商回归、返乡创业大会召开,五环时代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内气氛热烈而庄重,400余位院士专家、商界精英、青年才俊等齐聚于此,开展一次思想碰撞的研讨,共赴一场智慧交融的盛宴。

近年来,邵阳县牢牢把握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精准对接邵阳市委“五大行动”,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着力打造近悦远来人才高地。

一次满怀乡情的研学之旅

一人一伞一雨帘,踏青叙情话营商。

“家乡经济发展得怎样?”“城市面貌变化有多大?”“回乡创业的前景如何?”……面对大家最牵挂的问题,千说万说不如亲见一面。

4月3日上午,邵阳县委、县政府组织与会人员分成两批,错峰参观了中国供销物流园、塘渡口镇塘坪村林下经济示范点、湖南金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中非经贸产业园、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从园区发展、农业创新、文化旅游、交通网络等多个维度,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现邵阳县之变、邵阳县之美、邵阳县之韵。

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位于邵阳县塘田市镇对河村夫夷河畔(原邵阳县第四中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明不仅是澄澈和暖的节气,更是追思革命先烈的节日。在讲解员罗巧红的引领下,一行人来到了这里。

“我就是在这里毕业,从这里走出去的。”站在学院门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舒文倍感亲切,他激动地拿过话筒说:“接下来,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母校。”一块块矗立的石碑,一个个英雄的名字;一段段峥嵘的往事,一缕缕深远的哀思……舒文将革命历史与自身求学经历相结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声情并茂的红色教育思政课。

在塘渡口镇塘坪村林下经济示范点,邵阳县委书记袁胜良与企业家、乡贤们撑着伞,一同走在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上,迎面拂来的春风夹带着田野春耕时的芬芳,勾起了众多乡贤的儿时回忆。“记得小时候经过这条路,一到下雨天,鞋子越走越重,人也‘越走越高’。到家门口,鞋子上刮下来的泥巴能成个小土堆。”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滔滔不绝。

“这是县委、县政府和湖南中医药大学联手打造的邵阳县林下中药材及芳香植物试种科研基地。”袁胜良为乡贤们当起了解说员。据悉,油茶树种植要3年挂果,5至7年后才能进入丰产期,而且油茶果从开花、结果到采摘时间很长。近年来,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邵阳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

塘坪油茶基地系湖南省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丰产稳产示范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材试种科研基地、国家油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该试种科研基地建设规模73.3公顷,由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4个党支部联点指导创建,主要用于开展中药材试种科研攻关,计划在油茶林下试种白及、射干、黄精等40余种药材,并配套建设中药材育苗大棚、蓄水池泵房和冷库等附属农业设施。目前,中药材试种实验规模已移栽到位13公顷。

车辆顺着蜿蜒的山间小路行驶,窗外细雨连绵,滋润着万物,使得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家叙情谊、谋发展、话未来的强音在夫夷河畔久久回荡。

一次招才引智的发展大会

“我作为邵阳县夫夷引才大使,乡村振兴教育培训顾问团团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6日下午召开的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深情款款地说。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更离不开生活的土地。1981年,毛军发离开邵阳县,前往国防科技大学求学,之后在上海学习工作了37年;2022年调到深圳工作,他感觉离家乡更近了,和家乡更亲了。回到邵阳县后,毛军发倍感亲切,浑身充满了力量。自他担任教育培训顾问团团长以来,通过彭慧胜院士引荐,分别与深圳大学、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签订科创合作协议,建设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科研创新平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基地。

同样为邵阳县发展付出努力的,还有其他由县籍院士、教授、湘商、邵商等257人组成的十大乡村振兴顾问团成员。“我们争取省政府将犬木塘水库供水范围扩大到全县所有乡镇。”“我们帮助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成功创建全国4A级旅游景区。”“我们帮助长城新能源引进资金5000多万元。”……

在开展述职的邵阳县第三届人才发展大会现场,乡村振兴顾问团代表们回顾了过去一年在助力家乡教育培训、招商引资、医疗健康、兴建产业等多方面所做的工作,现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2022年以来,邵阳县乡村振兴顾问服务团共发动、带动500余人认领公益项目314个,捐资捐物总计2.6亿元;建设顾问团与招商引资顾问团累计为当地争取签约项目52个、签约金额107.41亿元;医疗健康顾问团组织专家医疗团队,累计为当地200多名医务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教育培训顾问团常年设立奖学金,不断改善当地中小学校舍设施与教职工生活环境,现已有一批当年优秀的奖学金获得者返校任教。

2023年,十大顾问团共走访企业220家830余次,对接项目洽谈80余场,促成项目52个,总投资107.41亿元,引进建设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8个,协助引进各类人才2758人次,以浓浓乡情汇聚成助力家乡发展的磅礴力量。

听完十大顾问团的述职报告后,塘渡口中学教师蒋秀兰说:“看到这么多的业内专家人士发挥自身优势,调动各方资源,支持和投身家乡建设,反哺家乡故土,我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备受鼓舞,我也会立足工作岗位,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随后,邵阳县还为11位新聘请的乡村振兴顾问团成员颁发聘书;为24名夫夷人才发放“夫夷人才卡”及证书;为返乡创业贡献突出的26人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大会成果丰硕。邵阳县人民政府与湖南中医药大学、邵阳学院等8个单位签订校地合作协议;26个湘商回归项目、125个返乡创业项目集中签约,邵阳县爱心乡贤主动认领公益项目113个,签约金额超24亿元。

一次意义深远的思想碰撞

本次大会紧紧抓住在外乡贤清明返乡之机,集智聚力、同心携手,描绘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与此前两届人才发展大会不同的是,本次还添加了一个圆桌对话环节。在主持人王永的精心组织下,全球邵商联合会主席唐未德、华图教育总裁易定宏、中国首个男子MMA世界冠军唐凯等10位来自科技、教育、商业、体育、文旅行业的代表们,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我已经9年没有回家乡过年了,此次回到家乡感觉很轻松。”唐凯表达了对家乡浓浓的深厚情感。作为邵阳县文化振兴顾问团的一员,唐凯还围绕体育赛事、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上格斗这门赛事。”唐凯表示,在未来回到家乡后,将致力推动体育赛事发展,培育更多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将。“我要让金腰带永远留在中国,留在邵阳县。”

会上,其他嘉宾对邵阳县推动湘商回归、人才返乡创业、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围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50条、人才政策18条和率先出台的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就业13条措施等政策做了详细讲解。

一个地方,人才工作做得怎么样,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作为土生土长的邵阳伢子,邵阳籍企业家蒋保强坦言,家乡情怀是他回乡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的营商环境和“保姆式”服务也是关键所在。8年前,他回乡投资,负责开发弄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在项目发展道路上,政府给了我很大帮助,在用地、用人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目前,该项目已经成为邵阳市“十大最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邵阳县旅游振兴重点示范区,总投资4.2亿元左右,涵盖了弄子乡村生态旅游区、金江湖运动旅游度假3A景区、康养中心、邵阳县全民健身中心等板块。既为家乡打造“金山银山”,也留住了“绿水青山”。

这样的例子,在邵阳县俯拾皆是。

中非经贸产业园是邵阳县对接中非经贸合作,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打造湖南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重大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13.3公顷,第一期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3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3栋,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项目负责人王礼说:“县里出台的相关政策对企业很有吸引力,尤其是《邵阳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50条》,大大降低了企业建设运营成本,为企业入驻邵阳县、入驻园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截至目前,该园区从浙江、广东等地引进企业16家,其中有10家企业已经入园投产。湖南盛泰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主要生产各类假发及Cosplay周边产品,产品远销南非、尼日利亚、刚果、肯尼亚等地。公司负责人李荣富说:“我们企业从达成投资意向,到项目落地生产,县里配备了专人跟踪服务,及时帮忙解决项目进展中的问题。对于公司的发展、邵阳县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相关链接

近年来,邵阳县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50条、人才政策18条,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就业13条措施,设立产业发展资金2亿元。同时,挂牌成立邵阳县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示范街,建成30万平方米的新材料产业园,投资1.6亿元打造新经济产业园,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该县设立湘商联络处10个,组建招商小分队21支,通过“定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常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推行并联审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成立“政策兑现办公室”,及时兑付惠企资金;深入开展“三送三解三优”,创新推出“企业评议部门”“局长电视践诺”等模式,吸引近4万邵阳县人返乡创业就业。

2022年以来,该县投资乡村建设项目多达1.1万个,签约产业项目114个、金额255.3亿元,引进产业技术团队11个、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1人、高技能人才47人,建立专家工作站、研究中心5个。截至2023年12月底,该县人才资源库县内外共计入库11344人,全县人才总量达到9.7万人。

--> 2024-04-16 易 鑫 兰绍华 黎飞明 刘 飞 吴智睿 ——邵阳县第三届人才发展大会侧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781.html 1 聚智纳贤 吹响人才集结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