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乡村,能有今天,有人说我“运气”好,也有人夸我勤奋。
要问好运从何而来,我觉得主要来自《邵阳日报》的助力。翻看历年剪报发现,我1989年开始在《邵阳日报》发表稿件6篇,第二年增至24篇。那时的《邵阳日报》四开四版,版面珍贵,一个小通讯员,发了这么多文章,引起了亟需文秘干部的隆回县政协关注。那年暑假,时任隆回县政协主席毛汉周亲临我所在的隆回二中考察,没几天便叫我去县政协上班了。我与他毫无关系,如果不是因为在《邵阳日报》发了那么多文章,我怎能进入锻炼机会多的机关工作。
从结缘《邵阳日报》那天起,我坚持不懈地向该报投稿,至今共发表各类文章618篇。看起来还真如朋友所夸,也够勤奋了。但如果没有《邵阳日报》这个平台,秀才无舞文之地,再勤奋也是空的。
2016年秋,我被任命为市委巡察组组长。一开始,我感到很意外。这年我在《邵阳日报》发稿44篇,达到最高纪录。其中一篇有关作风纪律建设的文章,被来邵指导换届工作的省委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点赞。
因为在《邵阳日报》发稿多,有人以为我与报社关系好,托我荐稿。可我投稿只看版面栏目,不找熟人朋友,故令托我荐稿者失望了。然而,因《邵阳日报》投稿结识的,给予我悉心指导和帮助的记者、编辑朋友的确不少。记得有一次去报社送稿,在评报栏看到总编陈伯寿充分肯定并认真点评了我的一篇文章,既感动又受益。其他如王龙琪、李日新等老编辑的名字,一直深深地烙在我感恩的心里。因为工作关系,我也与肖湘、谢文远等年轻记者一起外出采访过,他们那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到敬业奉献、忠诚为党和为人民发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一代代邵报人身上传承。
(陈扬桂,市纪委监委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