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邝薇) 4月2日,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工作会议透露,今年,全市文旅广体系统将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着手,推进文旅广体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将聚焦党的二十大等重大题材组织专题艺术创作,高质量完成花鼓戏《富在深山有远亲》、祁剧《清官李蛮牛》等精品剧目的创排和打磨工作,抓好群文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少儿、合唱、广场舞7个门类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精品创作。广泛开展“欢乐潇湘”等惠民活动,积极创建“最美潇湘文化阵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推动公共文化提质增效。继续组织花鼓戏《儿大女大》省市内巡演,推出更多富有时代背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邵阳故事。
加快建设并创建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等特色品牌,实现旅游品牌数量和质量“双促进”,持续打造崀山、南山、雪峰山三张山地旅游名片,把我市打造成为知名山地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区域协作,进一步深化雪峰山旅游联盟合作机制,加快推进西部生态圈旅游交通网络构建,推动我市旅游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开拓客源地市场,借助武冈机场开通已有航线,推出邵阳西部山地旅游产品;与海口市缔结姊妹城市,推出“山盟海誓”旅游产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健全全市文旅产业项目库,不断扩充旅游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白名单”,强化文旅招商、想法设法引资引智,推动与湖南旅游集团深度合作。
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推动活化利用。组织做好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十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以落实全省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为方向申报文保项目,持续推进绥宁县上堡、大团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让文物“活”起来。重点做好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充分利用此次普查,摸清家底,夯实基础,筑牢全市文物安全防线。
传承和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保护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做好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公布和非遗进景区示范点建设,办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加快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邵阳段)、姚喆故居红色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串联老山界、宛旦平故里红色旅游景区、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绥宁长征步道、新宁长征红道、雪峰山抗战遗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