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9日

乡村教育的“螺丝钉”

——记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学教师范秋连

邵阳日报通讯员 阳琼 廖志娟

教室里、走廊上、办公桌前,总能看到范秋连不厌其烦地为学生释疑解惑、指导纠错的身影,总能听到她一遍遍讲解的嘶哑声音。认真负责,视教书育人如命,这是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学教师范秋连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自2000年走上三尺讲台,范秋连犹如一颗默默扎根乡村教育的“螺丝钉”,成为乡村教育的忠实守护者。她用爱坚守,用心耕耘,用燃烧的红烛精神兑现自己的价值,书写属于自己三尺讲台的荣光。

刚参加工作时,范秋连被分配到七江乡七家铺小学。这是一所较为偏僻的村小,条件简陋。初来乍到的范秋连不免感到失落,但看到同事们满腔热情的工作劲儿,校园里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范秋连扛着行李径直走进了学校安排给她的那间宿舍兼办公室的房间。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对学生的无限热爱,范秋连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中。当年她所教的毕业班数学成绩名列前茅,参加的数学教学比武《时、分、秒》获得了学区第一名,编排的舞蹈《山路十八弯》取得了乡一等奖。“对于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来说,在哪里教书其实都一样,但是乡村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回想起这段经历,范秋连依然满是感动。她说,这一段经历让她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心怀热爱,才会一路向阳。

2009年9月一天,范秋连正给学生上课,突然浑身冒冷汗,头昏目眩,肚子疼痛难忍,她只好放下粉笔在讲桌上趴下来。2分钟后,范秋连感觉好点后扶着黑板坚持把课上完。她是九年级班主任,一直坚持到下午学生放学回家后才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她腹内大量积血,失血严重,必须赶紧手术。手术后躺在病房里的范秋连仍然放心不下自己的学生,每天都要联系代理班主任,了解班级情况,并交代班干部一些事宜。后来在家休养的时候,得知学校要举行拔河比赛,范秋连拖着虚弱的身体,给学生讲解拔河比赛的要领,并来到比赛场上加油助威。学生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一鼓作气拿下了同年级组第一名。医生建议她休息一个月,但她只休息了三周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教育教学上,范秋连总是在细微之处,把教育的花香在不经意间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默默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作为班主任,她信任肯定每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人人出彩。课堂上,她教态自然亲切,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每一节课,她都尽量以表扬、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她允许学生“摔跟头”,当学生成绩下降时她只帮学生分析试卷而不批评,当学生有进步时,她会及时鼓励。她认为,只要比上次成绩有进步就值得鼓励,就有希望。

在乡村教育的星空中,范秋连似一颗凡星,虽不夺目,但也璀璨,她曾连续四年获县嘉奖。“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为了乡村的孩子,为了心中的那份爱,我会在乡村教育这块沃土上继续耕耘,静候满园桃李竞芳菲。”范秋连说。

--> 2024-04-09 邵阳日报通讯员 阳琼 廖志娟 ——记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学教师范秋连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436.html 1 乡村教育的“螺丝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