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在致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的贺信中揭示了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态度:“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以及文化发展的基本方略,是我们党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保障。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开展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智慧,加快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丰富的文化内容教育人、培养人、熏陶人、感染人,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有助于更好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文化理论武装头脑,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中彰显青春担当。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倡导文化自信。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学生深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之中。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中,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对于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最根本的文化自信。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涵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理性平和的文化心态,能有力彰显当代中国文化的强大引领力、凝聚力、影响力,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和光明前景。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鼓励他们在设计社会实践项目、开展科研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育人效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的根本大计。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通过传统美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的教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价值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习近平文化思想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教师可以有效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作者单位:湘中幼专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