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时值清明,万物茁壮生长。吟咏着王瀚的“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我兴致盎然地赶赴文友的踏青之邀。
晨光静谧,一群人行走在西村坊的小路上。溪水潺潺,垂杨依依,翠色藏匿深深庭院之中,树树桃红晕染着淡粉,处处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古朴的墨色木桥在绿帘中若隐若现,几座古代民居在蓝天下展露飞檐之美,诉说着穿越几百年岁月的等待与深思。我与众多文友虽是初次见面,却都一见如故,大概文字里结下的情缘,更能超脱岁月的阻隔。大家结伴留影,兴致盎然地听着村中老人讲述的关于牌坊和古建筑群的传说。
吃过饭后,沿着崎岖小路去桂山赏樱。几台越野车盘旋而上,只见春山青黛,到处是烂漫的山花相迎:酷似腊梅的山椒花,满枝皆蜜蜡般的金黄;丛丛檵木,在新绿之中透出丝丝雪白;热情怒放在山路两旁的紫杜鹃,随手可采,它们毫不吝啬那一树典雅秀丽的淡紫。
及至半山腰,终于见到心心念念的野樱了。这个地图上找不见的无名小山,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漫山遍野都是盛放的野樱,时而一树梨花胜雪,时而一片粉红似霞。在阳光的造访下,那跃入眼帘的一抹红,白里带粉,粉中润红,更有细微的浅紫微黄夹杂其中,那是能工巧匠也无法调和的原色。带着一亲芳泽的心愿,穿过灌木靠近野樱,却见它高大苍劲,伸手难及。
在春天的诗篇中,每一朵绽放的野樱都似乎低语着绝句,每一片飘落的花瓣都宛如燃烧的诗行。野樱的美,不在浓烈和张扬,而在于它的内敛与含蓄。每一朵花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虽然不会过于艳丽,但每一瓣都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味。当这些花朵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树一树的美景,它们晕染了整座山、整条溪,那份生命的热烈,谁又能抵挡得住呢?
这些经历了春雪依旧热烈绽放的花朵,与林间自由鸣啭的鸟雀,如同春天的使者,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力量。那被尘俗束缚太久的心,变得纯净而宽广。对着漫野樱花,文友们纷纷奉上自己心中的文字:“山迎文友,可赏深红,可赏浅红,樱花带露更春华。”“我的目光是喘息的风,一波又一波地旋转,飘起一片云,长出一片辽阔……”
四十几个文友,无论两鬓染银的老者,还是青春飞扬的少女,此时都在美好的樱花谷里,沉醉不知归路。一直到夕阳唱起了绵绵离歌,才抵暮而归。翻看着手机里的春山倩影,万般不舍在心头:那飘香的野樱酒,是大山的珍馐,亦是东道主质朴醇厚的表白;那烂漫的樱花,是大山的春气,更是文友们一见如故的情谊!
“君子之交藏不住。聚时珍贵,别时珍重,各把平安祝。”踏花归来,捻指留香,原来文字里结下的真挚情谊,亦与这满林的春气,一同芬芳。
(黄小秋,新宁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