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劳动教育在锤炼品质、健全人格、促进成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应该更好融入‘五育并举’进程中。”自从当选市人大代表后,隆回县荷香桥镇左家潭完全小学校长刘湛一直将目光关注在教育上。他告诉记者,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建议》,希望有条件的学校在校内或校外建设劳动基地,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2022年底,经相关部门同意,刘湛征地建设了左家潭完全小学劳动基地。通过把劳动课程搬进菜地里,挖掘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农事管理,传承农耕文化,在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体验、发现田园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喜悦。一年多来,在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基地种满了各种蔬菜。
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市人大代表,刘湛时刻牢记代表使命,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积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意,用实践去落实“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刘湛在调研中发现,劳动教育在学校开展还不够,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年轻教师不具备农业劳动能力,城区中小学生缺少农业生产方面的劳动机会,不会劳动,不重视劳动。
对此,刘湛建议,根据学校实际,建设校园劳动基地,把校园劳动、家务劳动、校外劳动、志愿者服务等有效结合。具体来说,一是建设劳动基地。规模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校外劳动基地,并请专业劳动能手指导师生劳动。二是参与农户劳动。条件一般的学校,可在校外与农户协商合作,村民劳动时,师生参与。三是加大资金投入。相关部门下拨经费支持中小学校劳动基地建设、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对劳动技术教育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支持。
市人大代表刘湛带领学生在学校劳动基地挖萝卜,并教授一些关于萝卜的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