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文明创建亦如此。
闪耀着“邵阳市文明校园”“邵阳市最美校园”“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等一个个光环的市三中,如何能始终保持住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取得新辉煌?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乎办学方向,解答“培养什么人”的重要议题。
“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以学校文明创建的不断深入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助力健康成长。”市三中党总支书记邓泽亮说。很快,该校一系列深化文明创建的举措随之而来。
“同学,下次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餐盒,我们一起努力减少白色垃圾。”“同学,建议你把衣服的拉链拉好,这样显得文明大方。”行政巡查制度是市三中文明创建工作的“亮点”。市三中全体行政人员分组分工,对各自负责区域内的卫生状况、公物完好状况和学生言行文明状况等方面开展日常点位巡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建立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一级负责督导工作的直管领导反馈、协调处理,确保整改到位。
为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市三中狠抓“学、做、管、查”四个方面落实习惯养成教育。该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和放学前的总结等时间,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班规,并按照要求,积极落实到行动上去,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加强正面引导,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有效管理,表扬先进、树立榜样,鞭策后进、督促整改。同时,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班级内部坚持开展行为习惯的常规检查,学校各管理部门和学生会坚持日常巡查,根据文明班级评比的相关条例进行考核评比,确保学生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从而逐步推进“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
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近几年,市三中每年开展各种文明创建的活动近80场次:“观历史画卷,听文物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文明城市我参与,垃圾分类我学习”节能环保主题教育活动、“我是河小青,爱护母亲河”节能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涵盖内容广、影响范围大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成长、提高。
“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密切家校合作,努力使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市三中校长贺贝表示,学校始终把家校共育摆在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下大力气落实落细。
每年,该校都会举办“家校联心”为主题的家校交流活动,邀请部分家长代表来校,老师、家长、学生三方敞开心扉,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不但让不少一直难以解决的教育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直至解决,一些较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涌现出来,为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该校还依托家长会、大家访和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融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们健康快乐成长。
在一句句温馨的提醒中、一个个精彩的活动中、一场场和谐的交流中,学生们不断夯实文明素养,自觉凝聚起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努力朝着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个目标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