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伟大建党精神的四重精髓要义

范 茜

习近平总书记将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2个字,深刻阐述了其丰富的意蕴内涵,从多个维度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及其内在逻辑,联结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认知层面。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坚持真理首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真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真理。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管处于什么境况,中国共产党始终都是围绕这一初心使命努力前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恢复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开放时期,大力发展经济,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斗争维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矛盾冲突中前进发展,有矛盾就有斗争,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一百年来,从党内反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到延安整风运动,从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土地革命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运动式”反腐败斗争,从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到反和平演变斗争等,党一路走来,都是在担当与斗争中发展壮大、创造辉煌。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情感所系。伟大建党精神的落脚点在于不负人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毛泽东指出人民群众就是大地,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离开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作为共产党员要清楚明白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在新的赶考路上,要始终坚持伟大建党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团结依靠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获得更大胜利。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2024-04-02 范 茜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262.html 1 伟大建党精神的四重精髓要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