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1日

七旬女士颅内动脉瘤破裂,危机重重——

紧急“拆弹”重获新生

邵阳日报讯 (记者 傅畅珺 通讯员 唐雯 彭颖异) 近日,经过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四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又一例老龄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康复出院。

2月18日晚,70岁的许女士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家里人急忙将其送到该院进行治疗。入院时,许女士已意识不清。急诊行头颅CT/CTA检查提示,许女士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必须立即手术!”随后,该科主任邓焱坤带领团队进行了危重病历讨论,考虑到患者的脑动脉瘤已经破裂,虽然没有持续出血,但若不尽快手术,动脉瘤随时可能二次破裂,那样死亡率几乎为100%。经详细沟通,患者家属同意手术。

许女士已破裂的脑动脉瘤位于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而除此之外,其颅内还有一个动脉瘤,位于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段。经历1小时,邓焱坤团队成功完成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后通过腰椎穿刺行脑脊液置换术,使血肿排出吸收,患者痊愈出院。

“颅内动脉瘤虽然也被称为‘瘤’,但并不是肿瘤,是一种血管性的疾病,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因一般形态像气球一样的突出,形似肿瘤,所以称之为动脉瘤。颅内动脉瘤被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发生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脑疝,致死率、致残率均极高。”邓焱坤介绍。

据统计,我国可能有4000多万人患有脑动脉瘤,其破裂风险约为1%,破裂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导致30%至40%的患者当场死亡。据此算来,每年我国约有16万余名患者死于动脉瘤破裂。在存活的患者中,经过治疗,一部分患者仍会留下严重残疾,一部分患者虽然恢复良好,但也不能完全胜任原来的工作和正常生活。

“脑动脉瘤局部动脉壁很薄弱,在血流的冲击下,极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劳累、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均可诱发。”邓焱坤说。同时,吸烟、酗酒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有脑动脉瘤。脑动脉瘤的发生可能无法预防或者需要长期规划,但我们可以定期进行脑部体检,对脑血管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发现的未破裂脑动脉瘤,也不必谈瘤色变,而是首先行破裂风险、稳定性分析,如果风险高就采取积极手术,与开颅手术夹闭相比,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入路简单的优点,血管内瘤腔栓塞术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而且此种微创手术一般不会遗留明显的后遗症;如果风险低可以保守观察随访。

--> 2024-04-01 七旬女士颅内动脉瘤破裂,危机重重——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232.html 1 紧急“拆弹”重获新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