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寒假,学生毅热情地邀我去他家做客。
毅的家在北京海淀一处35层高的楼房里。他家住27层,新装修的房子,豪华气派。而有趣的是,毅的书房特别大,书橱里全是书籍。我顺手抽出一本《国富论》,发现上面有些地方用红色的笔圈出了,再看其他的书也一样。很显然,这些书是毅经常翻阅的。
毅告诉我说,那年他到我家,看到我满屋子的书真是感慨万千。那时,他就希望像老师一样好好地读书。闲谈间,毅与我聊起了黄三畅老师,那时我当班主任,黄老师教语文。毅说,如果说是我的“书屋”启发了他,那么著作等身的黄老师则深深地激励着他。现在,毅每年都有很多文章见诸报刊的。听了毅的话,我的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试想如果当初我书房里摆的不是书籍,而是一张高级麻将桌,那对毅将会有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呀。这里,我不能说自己就是改变毅的那个人,但我很高兴多年以后,学生心中还装着我这么一位老师。
2013年6月29日,学生报志愿的日子。冰莹(化名)同学发信息说:“老师您好,这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不知该读什么专业。我妈想要我读知识产权专业,可是我想像您一样做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只记得当时我的心里是溢满感动的,因为我在她心里是一名“令人尊敬的老师”呀。可是我没有给她指点,我说该如何选择还是你自己定吧。因为我知道,定志愿是大事,我不想给孩子设置太多的桎梏。冰莹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学生,成绩很好,只是有些不稳定。我对她关心其实并不多,有时只不过是一个坚定的鼓励,一个普通的表扬而已,可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却让孩子年少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鼓舞。后来,她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她说是我给她树立了一个榜样,让她懂得了生命的本质,真情的可贵。我可以推测,孩子真正看重的,应该是老师曾经对她有过的信心,以及认真负责的态度。
前些日子,学生蕾与我一起吃饭。餐后大家提议打牌,我没有答应,因为不打牌是我的人生“规则”。之后,大家就撺掇着蕾上阵。蕾反复推辞,脸上红红的,全是为难之色,并不时地往我这看。我当了蕾三年的班主任,现在蕾也当了教师。她的心理我全然明白:她害怕我误解她,批评她没有尽到做教师的责任,而热衷于牌局。后来,蕾的妈妈告诉我说:老师您放心吧,蕾教学特别负责,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读书,从来没有摸过字牌、麻将的。
记得那天蕾是没有摸牌的。她是一个腼腆、羞涩的女孩,成绩优秀,画一手好画,湖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就在武冈一中教书,现在已经是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了。没有艰苦的努力,她能成长得如此迅速吗?这里,也许有人会怀疑:“你的这些,怕是吹牛吧。”对此,我也不想过多说明,因为我深知自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老师。而教育学生,是一项需要智慧、耐心和勇气的事业。而我,只不过是在平凡的教学生涯中,以自身的努力,侥幸地改变了几个人,不值得炫耀。
(刘凯,武冈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