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愿“狗不咬”干部多些再多些

刘克勤

某地组织部门现场考察一名镇长候选人,事先未说明真实意图,考察人员以检查某项工作的名义,让这位被考察的副镇长陪同到乡下转转。副镇长陪同考察组一行涉田垄、过阡陌,走村串寨,所到的几个自然村,无论碰到在田间劳作的男女村民,还是在家休闲的老人,都能主动叫出这位副镇长的名字,并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特别令人想不到的是,村民家喂养的狗,看到这位副镇长走来后,都摇头摆尾迎上前,围着副镇长绕来转去,好不亲热。见随行的领导一脸疑惑,旁边的村民解释说:副镇长平时有空就到各村里转,不但交了不少村民朋友,就连咱们家养的狗都认识他。大家都叫他“狗不咬”镇长哩!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好一个“狗不咬”镇长!考察人员心里有了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乡镇干部:交通方便了,跟群众距离反而远了;通讯发达了,跟群众交流反而难了;文化层次提高了,与群众的沟通能力反而降低了。也常听到有人抱怨:一些干部下乡调研,怕脏、怕狗、怕泥泞,进到群众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就急着起身,只图融媒体上有新闻、视频中有形象、电台里有声音,对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却一概不知。这样的干部,在群众眼里就是外人,与群众交流起来,自然是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很难聊到一块儿,更不要说情感上的共鸣了。

说白了,出现这种状况,既是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也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你对群众摆架子,百姓就不会和你掏心窝子。不能听到人民的声音,我们抓工作就会失去决策的依据、思路和智慧之源。要从百姓那里听到真话、听到心里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和百姓在一起,当群众的小学生,拜老百姓为师。

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绝非危言耸听。做群众工作,与群众打成一片,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真正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如果不解决“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的问题,怎么能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又如何能密切联系群众?如果端着官架子,操着老爷腔,群众就会避之不及,何谈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身处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群众有许多难解的心结需要我们去疏导,有许多发展的思路需要我们去规划和梳理,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去设身处地去解决。愿“官老爷”干部少些再少些,“狗不咬”的干部多些再多些。

(作者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干部)

--> 2024-03-29 刘克勤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61120.html 1 愿“狗不咬”干部多些再多些 /enpproperty-->